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物权法》第二十一条关于登记错误的规定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07: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个以上的行为人,基于共同故意或共同过失,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致使他人人身或财产受损的行为。共同加害行为构成共同侵权行为。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民法通则第87条同时规定,负有连带义务的每个债务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履行义务的人,有权要求其他负有连带义务的人偿付他应当承担的份额。因此登记机关与当事人对登记错误造成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物权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也倾向于此。《物权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因登记错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登记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登记机构赔偿后,可以向造成登记错误的人追偿。《物权法》的这一规定为当事人权益的维护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五、《物权法》的这一规定也面临一些考验

首先,在归责原则上,《物权法》规定“因登记错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登记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倾向于严格责任原则。而我们前面已经论述,登记机构承担的是国家赔偿责任,既然承担的是国家赔偿责任那就应该遵循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国家赔偿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可见国家赔偿的前提之一是行政行为违法,登记错误不一定意味着行政行为违法,如果登记错误是由于当事人提供虚假

材料,登记机构尽管非常谨慎也无法查明,这时,如果按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不符合行政行为违法的前提条件,登记机构是不必承担赔偿责任的,这就与物权法的这一规定相冲突。再次,如果不区分任何情况,都要求登记机关对任何错误一概承担赔偿责任,登记机关的责任就会过重。这样会造成登记机关加大审查范围,增加登记成本,也会使登记机关延长审查时间,影响登记的效率。 其次,赔偿资金的来源问题。《物权法》在保障受损害当事人获得赔偿救济权利最大化的同时,也赋予了登记机构在赔偿后可以向造成登记错误的人追偿的权利,但这同时也使登记机构可能面临巨额赔偿,因此逐步建立登记赔偿基金制度和保险保障机制成为必要。为有效解决赔偿资金的来源问题,可以借鉴国外的登记赔偿基金制度,即从登记机关收取的登记费用中提取一定比例设立基金,该基金只能用于登记错误的赔偿,不能挪作它用。同时还可以将保险机制引入登记体系中,由登记机关向保险公司投保,购买相关责任险,以使在错误登记中受损的当事人获得补偿。

《物权法》第二十一条关于登记错误的规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ssvo5rp8o85bn78adcf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