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知识和人才素质两方面得到锻炼和培养,从而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尽快成为骨干打下良 好基础。
通过这次生产实习,
让我在生产实际中学习到了许多,许多课本中并不详细或者没有的内容在生产过程中尤为重
要。首先是,熟悉了行业标准,了解到工作中工厂惯用的单位标准,常用螺栓规格及其防松
方式;其次,数控机床部分光机组装精度要求及钣金安装注意事项有了确切的认识,以及常
见问题和解决方式;最后在空余时间,结合理论知识对数控机床油路、气管排布、电路安装
装和铲刮技术,有了大概的了解,并深刻体会了生产工作中管理5s的重要性。在向工作组长、
课长及工友学习时,培养了我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通过参观实践,使
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知识面。 四、实习内容
(一)、对企业的介 绍
企业简介
公司地处泉州名胜
景区西华厳寺、福厦高铁火车站附近,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 (二)入厂培训
1、生产工作中的 5s
在进入生产岗位前,
公司安排我们进行为期3天的生产、管理及自身素质提升的培训。 5s对于塑造企业
的形象、降低成本、准时交货、安全生产、高度的标准化、创造令人心旷神怡的工作场所、
现场改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是日本产品品质得以迅猛提高行销全球的成功之处。 2、自身素质提升即: 自动自发
(三)进厂实习阶段 进厂以来的工作内 容
培训课程结束后,
进厂头两天在蔡岩课长带领下,我们对生产车间的环境及相关设备设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并掌握了桁车、拖车使用及注意事项。 工作的开始的第一
周,虽说是龙门组,但是在我加入时,本组负责的光机已经基本组装完毕。所以接触不多,
在亲自动手对机床支架调水平中,从中了解到,其误差在5丝以内,且尾部不能偏高,并对
工厂中使用的单位“丝、条、道”有了一定的了解。除此之外,也稍微接触“铲刮”这一精
度调整的重要技术,铲刮可以使表面粗糙度值和形位误差逐步降低;接触精度、几何精度在
运作中逐步提高,直到达到规定要求为止。
第二周,在组长带领下开始对m1890、m855及m1160型数控加工中心的钣金安装,并铺设油
路气路。在此期间,对钣金安装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三周,继续处理
上周遗留下来的机床,其中一台m855拷机时,暴露出许多装配上的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
电机安装时,应注意电机与机床安装接触面清洁,安装后应检测电机主轴与机床丝杆同轴度
问题,简易检测方法是:在未锁紧联轴器与丝杆端的锁紧螺丝时,用手选中联轴器,不会带 动丝杆即为合格。 第四周,在机床的
装配过程中,油路气路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为了防止漏油漏气,应注意使用生料带及螺纹胶,
在安装阀门时应注意安装方式,小心锁爆。 五、实习总结
1、对工作中发现的
问题认识与总结 在这五周中我们跟
着工厂师傅学习,在工作发现了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班组中组长和课长在工作中注意协调
配合、分工合作,对于出现的问题讨论解决,考虑问题应全面细致,注重效率,精心作业, 做到安全有效。
2、进厂以来的工作 体会
进入公司后我们首
先是在生产车间实习,然后我分配在龙门组,在班组跟着组长、课长学习了不少东西。通过
虚心请教,在组长和工友的指导帮忙协助下,我很快的适应了这里的工作,经过几天的过渡,
很快融入工作中,现在我已经初步掌握了机床钣金安装、油路气路铺设步骤和规程及相关一 些基本注意事项。 在车间实习的这段
时间,虽然出乎我的意料,但是有热心的工友,我从中体学会了许多课本所没有的应用技术, 不断积累实践技术经验。
【篇二:车间实习报告】
车间实习报告
作为应届硕士毕业生,我们经过了多年的学习沉淀,即将跨入各自工作领域,车间实习便是入职前的必经阶段,有助于我们了解工厂的运作情况、熟悉生产的工艺流程、认识社会的人情世故,也能磨练人的思想和意志。我们在报道之后,被安排了一段为期八天车间实习,时间是216年5月4日至5月14日,地点是在惠科金扬车间注塑部。八天的车间实习如此短暂,甚至由不得我们细细体味,现在回头来看,那些新奇与兴奋、那些艰辛和汗水、那些对与错,共同构成了我走出校园进入社会所领略到的第一道风景,也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1)工作总结
第一天(5.4):搬东西、拆废品
上午主要是协助员工整理车间外面的产品堆放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开始手忙脚乱,连叉车都不会使用,并且由于在学校里面也没干过很重的体力活,感觉非常费劲,经过员工的指导和我们的坚持,经过一上午的整理,我们将原来摆放混乱、容易倒落的产品摆放的非常整齐,将样品标签朝外使其一目了然,并且每排预留出通道方便给客户参观,我看到了公司能在这些小细节上为客户考虑,非常用心。
下午便被安排到废品区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个部件废品,主要是使用一些工具去掉螺丝、标签、贴膜等以便将废品回收处理成生产原料。过程比较无聊,有的部件也很难拆、拆的比较慢,渐渐地也熟练起来。期间,我们留下很乱的场面就去吃晚饭了,结果回来就被领导批评说这里很乱检察人员被拍照记录了,在后面几天实习中我们就注意了很多,没有犯类似的错误。可见,公司的7s管理落实到了比较细微的地方。
第二天(5.5):拆废品、处理残次品
上午主要是拆废品,下午主要是被安排去生产车间处理一些前框和中框中的有瑕疵的样品。因为各个部件比如前框、中框、后框、底座的微小瑕疵会影响到产品的组装、美观甚至性能,因此对于那些注塑车间员工忽略掉的残次品需要进行一些后续的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庆幸的是有机会看到生产部的组装流水线,见证产品从一些零件到一台能点亮的整机的过程。
第三天(5.6):拆废品、处理残次品
上午主要还是拆废品,下午主要是处理后壳中有部分凸起的样品,因为这个凸起的部分可能会使得后续贴标签的时候不平整,影响美观,所以需要采取措施来把它处理平整,他们采取的办法是是用热风枪加热凸起部分,并用一个平整的零件趁热压它,可以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刚开始因为不熟练,处理的非常慢,并且有的加热过头了而留下了凹坑,后面就好多了。期间,主管过来给了我们一些其他的处理方法建议,我就觉得不管是多么细微的问题,只要开动脑筋总会有很多解决办法。
第四天~第八天(5.8~5.13):协助后壳生产线作业
在休整了一天之后,又开始了后面的实习生活,这次换了一个班长,因此后面的五天我一直都被调到了后壳生产线协助作业。后壳生产线主要是将注塑机拉出来的后壳进行加工,剪掉多余的边角,削掉多余的毛边,用毛刷打磨留下的指纹及水渍,并吹掉毛毛,用干净
的气泡袋包装好,再在外面用泡沫包装一边,按相等数量放入样品箱中。在五天中,我最开始不熟悉,就只能帮着包装样品,而且速度特别慢,笨手笨脚的,生产线上的阿姨大概是看出来了,就一直鼓励我;
我也没有灰心,打包也越来越熟练了,一边也学习他们处理样品的方法,到后来可以帮着他们打磨、甚至削毛边了,最终得到了阿姨和小哥的认可,自己这么多天的努力也算是有收获。期间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负责注塑车间品质的大姐,她是新来的员工,因此可能是她对产品不够熟悉而经常来后壳生产线各种小毛病,阿姨和小哥都在议论她,我刚开始也看不惯她,觉得她没有把握好品质的度、乱挑毛病。但是后来联想到之前月总结大会领导说的“品质不是检测出来的,而是你们车间做出来的”,还有经常会派人去生产部处理残次品,以及积累的很多废品,我认识到她对品质的执着是难能可贵的,只有对品质的严格要求才能使生产线的员工提升自身对品质的要求,才能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2)心得体会 1.正确定位
通过短暂的实习,我对工厂的运作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惠科金杨车间需要大量的操作工以保证生产流水线的正常运作,而金渝以后建成的车间将是高自动化车间,我们需要了解具体工作内容、正确定位自己,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游刃有余。 2.团队协作
我们这一批工有11个新人,可能任何一个人有着表现不好,都会使我们这个团队给车间的员工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使他们产生对90后大学生群体的误解。在任何一个团体中,每个人都不可替代,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 3.空杯心态
作为大学毕业生,我们或多或少会自以为在学校里面学了很多理论知识,就觉得自己不应该做体力活、瞧不起车间里的员工们、或者不能够放下姿态来学习新知识。这是极其错误的观念,刚出社会我们就是一张白纸,社会里的人情世故、工作需要的新技能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才能进步,我们应常怀“空杯心态”,怀着放空过去的一种态度,去融入新的环境,对待新的工作,新的事物。 4.细节决定成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