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1 11:12: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二单元

冷热与温度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温度单位:℃,读作摄氏度 温度计各部分名称:刻板、刻度、液柱、液泡。 3、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①.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②.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段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③.要等温度计的液柱不在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4、降温曲线图可以看出水温的变化趋势。

5、温度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温度下降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

6、一杯热水会逐渐变凉,你认为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温度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下降的规律都是先快后慢。 7、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 答: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就下降了。 8、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答:热水刚倒入杯中,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慢了。

热的传递

1、酒精灯的组成:火焰、灯芯、灯壶、灯帽

2、火焰的组成:(从上往下)外焰、内焰、焰心、灯芯、酒精

3、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①.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灯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

②.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着点燃酒精灯灯芯。 ③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 ④.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酒精灯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

4、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方式称为“传导”。 5、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6、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来实现的。气体的对流现象比液体更明显。

7、热量从一个物体直接向其他物体传递的过程叫辐射,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质也能传递热。(不需要任何介质,可在真空中进行辐射)

总结: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在固体中)、对流(在液体和空气中)、辐射(热的物体把温度沿直线传递出去,不需要任何介质)

加热和冷却

1、对形态的影响:固体→←液体(糖画)

固体→←气体(干冰、二氧化碳) 液体→←气体 (露水蒸发成气体)

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

2、对体积的影响:热胀冷缩。

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温度计就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发明的。

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后来造出空气温度计。 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摄氏温标,用“℃”表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是0℃,沸点为100℃。

3、铜球加热和冷却后有什么变化?

答:铜球加热后,不能通过铁环;冷却后,又能通过去了。说明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情?

答:利用加热和冷却可以使瘪了的乒乓球变圆、可以加热玻璃管,弯曲玻璃管、可以炼钢、铁轨要预留缝隙、电线冬天松弛、夏天紧绷等。

吸热和散热

1、不同的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一样。

油的吸热性能比水强,油的散热性能比水强;停止加热后油的温度仍上升,水则降温。

金属的物质吸热和散热性能都优于纸板。

2、深色物体升温快,降温也快;浅色物体升温慢,降温也慢。 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

3、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因为白色的衣服吸热性能差,宽大的衣服形成空气对流。使人感觉凉爽。 4、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 因为深色物体散热性能好。

5、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

因为海水和沙子的吸热性能不同,沙子吸热性能强,升温快,而海水吸热性能弱,升温慢,所以白天海水凉快,沙滩温度高。

散热性能也不同,夜晚,沙子散热性能强,降温快,海水散热性能弱,降温慢,所以沙子凉快,海水温度高。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1、云、雾、雨、露、霜、雪、冰都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

2、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如果水蒸气遇冷从气态变成固态,这种现象叫做凝华。

3、雨的形成: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当上升的气流无力支持时便下降成为“雨”。

4、霜的形成: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地面或者物体表面热量辐射的影响(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而凝华在其上面的白色晶体。

5、水蒸气凝结成极细小的水珠,它在高空中是云,低空中是雾。 6、蒸发的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程度以及周围温度有关系。

7、为什么年年下雨,雨水总降不完?(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的?)

答:海洋与地面的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到天空中变成云和雾,天空中的云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落向地面变成雨或雪,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t2ra8jd8y20sz532alg3gznb0gt5600bs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