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课后作业
控制。在一般情况下,岩体的强度既不等于眼快的强度,也不等于结构面的强度,而是两者共同些影响变现出来的强度。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岩块或结构面的强度来代替。如果岩体中结构面不发育,成完整结构是,岩体的强度即为岩石的强度;如果岩体沿某一结构面产生整体滑动时,则岩体强度完全受结构面强度控制。因此,岩体的强度受结构面的产状、结构面的密度及围压大小等因素影响。
13.地应力的分布有何规律?影响地应力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地应力的分布规律:
A.岩体中存在三向不等的空间应力场;B.垂直向应力语岩体自重的关系;C.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的关系:100/H+0.30<=入<=1500/H+0.50;D.水平应力具有强烈的方向性
(2)影响地应力的因素:A.地形因素的影响,地形的影响常在侵蚀基准面以上及以
下一定范围内表现特别明显。B.地质构造的影响,地质构造决定了地应力的类型、大小和方向性。
15.较有代表性的岩体工程地质分类有哪些?
答:较有代表性的岩体工程地质分类有:
A.岩石坚固系数分类;B.岩体荷载分类;C.岩石质量指标RQD分类;D.节理岩体的地质力学分类RMR;E.岩体质量Q系统分类
第十章 坝的工程地质研究
1.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什么是工程地质问题?
答:(1)工程地质条件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可理解为与建筑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一
般认为,它包括工程建筑地区的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环境(例如应力及地热等)、天然建筑材料等7个方面。
(2)人工程地质问题类工程活动和自然地质作用会改变地质环境,影响工程地质条
件变化。当工程地质条件不满足工程建筑稳定、安全的要求时,亦即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之间存在矛盾时,就称为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问题可归纳为:坝基工程地质问题;输水及排水建筑物的工程地质问题;水库区工程地质问题;区域地壳稳定问题;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第 17 页 共 31 页
安徽农业大学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课后作业
3.坝基渗透变形破坏形式有哪些?
答:坝基渗透变形的类型主要有管涌、流土、接触冲刷和接触流失四种类型。
5.影响坝基抗滑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
答:坝基抗滑稳定性,受到工程作用力和坝基岩体工程条件的制约。所以,分析抗滑稳
定性影响因素时,主要应分析工程作用力和坝基工程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力:坝体自重;静水压力;杨压力;地震力
(2)坝基岩体的阻滑作用:滑动面的阻滑作用;切割面的阻滑作用;坝下游抗
力体的阻滑作用
7.如何评价坝基强度与变形问题?
答:坝基的变形通常有两种方式:垂直变位和角变位。对于拱坝来说,应是垂直于拱端
坝肩岩面的变位。当坝基有均质岩层组成是,坝基的变形,沉降往往也是均匀的。当坝基由非均质岩层组成时,且岩性差异显著时,则将产生不均匀变形。如果是变形量特别是不均匀变形量超过了允许变形量,则坝基将会产生破坏,进而导致坝体裂缝,甚至产生失稳,所以,在进行坝址坝轴线选择时,应尽量选择均质岩层作为坝基,坝基的变形量要小于坝的设计要求。一般坝基为坚硬岩石或砂卵石时,坝基沉降变形持续时间短,在大坝建成和水库蓄水后不久就趋于稳定。但当坝基为软弱岩石时,特别为软土时,其沉降变形时间可持续很长。
第十一章 边坡的工程地质研究
1.边坡形成后应力重分布有何特征?
答:(1)边坡岩土体主应力迹线发生明显偏移,越接近边坡坡面,最大主应力越近平行
与边坡临空面;而最小主应力则与边坡临空面几乎正交,远离坡面趋于天然应力场状态。
(2)在坡脚附近形成明显的应力集中带,边坡越陡,应力集中越严重。随着河谷的
下切,坡面附近的最大主应力(近平行于谷坡方向)显著提高,最小主应力显著降低,至坡面降为零。
(3)最大剪应力迹线发生偏移,呈凹向临空面的弧线。在最大、最小主应力差值最
大的部位(一般在坡脚附近),形成一个最大剪应力区,容易发生剪切破坏。
第 18 页 共 31 页
安徽农业大学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课后作业
(4)在坡顶和坡面接近表面部位,由于侧向应力近于零,实际上变为两向受力。在
较陡边坡的坡面和坡顶出现拉应力,形成拉应带。拉应带的分布位置与边坡的形状和坡脚的角度有关。
3.滑坡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答:滑坡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滑坡体、滑动带、滑动面、滑坡床、滑坡、滑坡周界、滑
坡舌、滑坡台地、滑坡谷丘、主滑线、滑坡裂隙。
5.边坡的工程地质分类有哪些?
答:(1)岩质边坡的工程地质分类:按地层岩性进行I级划分;按结构进行II级划分;
(2)按变形方式进行III级划分。
(3)土质边坡的工程地质分类:砂性土边坡;黏性土边坡;土石混合边坡;黄土边
坡;其他特殊土类边坡。
7.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评价方法有哪些?
答: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评价方法主要有:地质分析法(历史成因分析法)、力学计
算法、工程地质类比法、过程机制分析法、理论计算方法等。
9.简述岩质边坡滑动面为折线时的稳定计算方法。
答:岩质边坡稳定性计算时,首先应该选择有代表性的断面,并应划分出牵引、主滑和
抗滑地段;其次各段计算指标应根据测试结果结合当地经验综合确定;另外,一般用刚体极限平衡理论求抗滑稳定系数Fs(Fs=抗滑力/下滑力)以表示边坡稳定性。 滑面为圆弧面的稳定计算 滑面为平面的稳定计算 双滑面的稳定计算
第十二章 渠道的工程地质研究
1.渠道选线时,从地形地貌条件分析有哪几种类型?
答:(1)岭脊线:沿着山顶或分水脊选线;
(2)山腹线:在半山坡且平行山坡的盘山渠道; (3)谷底线:在山谷底部或山麓上开渠;
(4)横切岭谷线:为了缩短渠道线路,直接切穿山脊分水岭和沟谷的布置形式;
第 19 页 共 31 页
安徽农业大学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课后作业
(5)平原线:适宜在地势平坦的山前平原及平原区的线路。
3.渠道渗漏的地质因素有哪些?山区和平原地区的渗漏有哪些不同?
答:(1)渠道渗漏的地质因素:沿渠道地段的土壤特性(特别是土壤的透水性)、水文
地质条件、渠道水深、湿周、速率和糙率、渠水含沙量以及输水历时等。
(2)区别:山区基岩渠道的渗漏量一般较小,这是由于绝大多数岩石的渗透性是很
小的,而且渠道又是明渠和低水头运行,所以渗透压力及水力梯度也比较小。 平原型及谷底型的渠道,多通过第四系的松散沉积层,渠道沿线渗漏则往往是
大面积的渗漏,常不易发现,亦不易处理。
5.如何防止渠道渗漏,提高渠道利用系数?
答:主要方法有:混凝土板、干砌卵石、干砌卵石灌浆、块石、青砖、夯实黏土、陶瓷
板、塑料薄膜、沥青混凝土、沥青席、草皮、沿渠植柳等10多种防渗措施,可以归纳为改变渠床土壤渗透性措施、衬砌护面措施和化学材料防渗措施等类型。此外,加强工程的维护养护,合理调配水量等管理措施,也可以减少渠道的渗漏损失,提高渠道利用系数。
7.常见的渠道边坡破坏有哪几种类型?
答:(1)滑坡:无论平地型土质渠道边坡或山区斜坡型岩质渠道边坡,受各种因素的影
响均可以形成滑坡。分为渠道边坡本身滑动破坏形成滑坡和斜坡型渠道边坡,由于斜坡不稳定,整个斜坡岩土体连同渠道一起滑动破坏。 (2)塌方:渠道边坡或天然边坡的坍塌。
(3)崩塌:常发生在开挖造成坡度高、坡度较陡的平原型渠道边坡,或裂隙发育的
坚硬岩石构成的斜坡型岩质渠道边坡上。
9.如何处理黄土或平原地区渠道边坡、渠底中产生的裂隙?
答:不稳定边坡的防治措施有防渗排水、削坡减重反压、修建支挡水建筑物、锚固措施
等,这些措施也适用于不稳定渠道边坡的处理上。此外,对可能发生滑塌的渠段,可因地制宜采取措施:(1)渠道选线要避开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带,对地质条件不好的渠段,应该用隧道、暗渠等输水方式。(2)对边坡很陡的渠段取得削坡处理。(3)对深挖方渠段结合削坡结增设平台和节流排水设施。(4)对抗剪强度较小的土质渠段,用打桩编柳、草袋护坡、植树或砌石砌等措施施加固渠坡,必要时还可采取换土的办法加固渠坡。(5)在沉陷性较大的土壤上筑渠时,不要把渠道断面挖至计划
第 20 页 共 31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