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形象:意象和意境
教学目标:
1、积累意象意境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分析意象意境的基本方法。 3、规范答题步骤。
课前预习
一、知识点指津
(一)意象:意象是诗歌中融入作者情感的物象。意象(事象物象以特定的情意构成了固定的关系),既是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二)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三)认知理解意象和意境
例一: 春中田园作 王 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诗人在前六句中借助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例二: 寒食中寄郑起侍郎 [宋]杨徽之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注】写于宋初,同在周朝任职的杨徽之与郑起都被贬到边远地方做小官。 ★纪昀称这首诗“情韵并佳”,诗歌的颔联由于画面别具一格颇受世人赞赏。颔联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
课堂互动探究
一、如何鉴赏意境
(一)典型例题展示:
例题一: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 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去职归隐石湖,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二)方法总结 二、如何规范答题 (一)典型例题展示
例题一: 秋晓行南谷①经荒村 柳宗元
杪秋②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③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①南谷,在永州乡下。②杪秋,即深秋。③机心,机巧的心计。 ★诗中的颔联、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中的意象来分析。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二)探究答题步骤 四、课堂检测 1、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作者因遭诬陷被贬瞳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 ★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课后巩固
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三国吴时,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2、(09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