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物质全部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A.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 B.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C.甲状腺激素、氧气、尿素、血浆蛋白 D.呼吸酶、脂肪酸、载体、胆固醇 2.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 B. 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①处的液体会减少 C. 抗体主要存在于③中
D. 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
3. 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 A.血浆渗透压升高 B.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 C.产生渴感 D. 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4. 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寒冷时出现寒战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口渴时,尿量明显减少 D.体内有轻微病原体感染时,白细胞数量增多 5. 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握紧电线,被解救后当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时,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种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前者在大脑,后者在大脑和脊髓 C.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D.前者在脊髓,后者在大脑和脊髓 6. 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则( )
A.神经冲动在②和④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②受损时,刺激④仍能引起反射活动 D.③损伤不会影响泌尿、四肢运动等方面功能 7. 下列与人体健康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攻击B淋巴细胞 B.糖尿病患者的血浆渗透压一般高于正常人体的 C.癌症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低下有关 D.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
8. 某种致病性极强的细菌外毒素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其中β亚单位无毒性,但能促
- 1 -
进α亚单位进入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因此,研制疫苗时应选择该细菌的( ) ①外毒素 ②外毒素α亚单位 ③减毒外毒素 ④外毒素β亚单位 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②或④ D.③或④
9.甲状腺激素会对机体的代谢产生影响。若给实验小鼠每日注射适量甲状腺激素,连续注射多日后,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机体产热增加 C. 进食量明显增加
B. 体重快速增加
D. 放入密闭室中更易窒息死亡
10.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不变的 B.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在体内各种细胞上 C.激素在动物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 D.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11.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艾滋病是HIV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病
B. 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机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C. HIV在繁殖过程中,利用其RNA和自己的翻译系统合成病毒自身的蛋白质 D. HIV主要感染人体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对其它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 12.如图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单独给Y处一适宜刺激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B. 如果分泌物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激素b可能是甲状腺激素
C. 在X处给一刺激,导致甲分泌a,该过程为反射 D. 在图中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无分
泌物a产生,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不变,则药物可能影响神经递质与递质受体的结合 13.下列有关人体稳态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 A.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的部位
B. 下丘脑中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还能合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 C.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 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14. 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P点和Q点可分别表示( ) A.植株横放时根弯曲部位的近地侧和远地侧 B.植株横放时茎弯曲部位的远地侧和近地侧
- 2 -
C.具顶端优势的植株的顶芽部位和侧芽部位 D.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时尖端下部的向光侧和背光侧
15.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运输属于( ) A. 主动运输;极性运输 C. 主动运输;非极性运输
B.自由扩散;极性运输 D. 渗透作用;非极性运输
16.关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等优点,效果也很稳定 B. 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 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D. 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以采用浸泡法,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17.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 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C. 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D. 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18.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时,应防止标志物脱落 B. 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应将样方中的其它植物全部拔除 C. 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四边上的菌体 D. 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个种群的数量 19.要达到下列各项研究目的,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错误的是( )
A. 植株上跳蝻的密度——标志重捕法 B. 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样方法 C. 酵母菌的种群密度——抽样检测法
D. 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统计——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 20.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数量特征,可以用来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 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各生物的种群密度也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C. 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D.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种群密度变化的决定因素
- 3 -
2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仙女峰的所有鸟 ②杨家滩的全部桂花树
③龙山的全部生物 ④水府庙旅游区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①
D. ①②④
22.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
2A.种群数量最大 B.种群增长量最大
C.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23.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保持不变
C. 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D. 人类活动可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4.郊外的荒山被开发成森林公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各种植物的数量呈“J”型增长 B. 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 不可以将该森林公园当做一个生态系统 D. 公园里群落存在垂直结构
25为判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观察这两个种群个体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B.了解这两个种群所在地区之间的距离后作出判断 C.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死亡率 D.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出生率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18分,每空2分)右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图中的TR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的激素是_________,它起作用的靶部位 是______(填写器官名称)。
(2)腺体2合成甲状腺激素时需要的无机盐是_____离子, 甲状腺激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从调节方式来看,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反过来________下丘
K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