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A、B组填料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目的:
为了确保路基A、B组填料填筑的施工质量,保证无砟轨道的顺利施工。 二、适用范围:
用于石武客运专线JT-Ⅱ标区间路基A、B组填料施工。 三、编制依据和引用标准 1、编制依据
(1)设计院提供的相关设计文件和图纸。
(2)国家、铁道部等颁发的现行规范、规程、规则、验标及有关规定。 (3)我单位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类似施工经验。 2、引用标准
(1)《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
(3)《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
(4)《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四、填料要求
对将用于填筑路基的土按要求取样,并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填料的筛分、不均匀系数、曲率系数、表观密度、最大粒径、
压碎指数等,符合规范要求的,报监理工程师批准。路基基床底层填料的最大粒径无砟轨道一般不大于6cm,不同种类的填料不得混杂填筑,每一水平层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当采用包心路堤时,对堤心与两侧的填料应分别进行施工控制。 五、施工工艺及方法
根据《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和《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要求, A、B料填筑施工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程序组织施工。 “三阶段”为: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阶段 四区段”为: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
“八流程”为: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或晾晒——碾压夯实——检测签证——路基整修
施工工艺及方法:
1、原地面处理:作好地表排水设施,按照设计要求安装路基沉降监测元件,铺设褥垫层并压实达到设计、技术指南和验标要求。
2、分层填筑
路堤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用自卸车运输时,要根据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用石灰画出方格网,以便平整时控制层厚均匀。
填筑路基前首先用石灰线打出方格网,方格网按路基的宽度横向从中线分开,纵向每隔5 m打一道横线,即每个纵向隔5m设2个小方格,根据路基的宽度计算出每个方格的面积,按照松铺厚度计算出每个小方格的体积,结合运输车运A、B料的立方数,从而确定每个方格所卸填料车数。现场施工
1
员既以车数来控制每个小方格内的填料厚度。每20m钉出边线。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应比设计线每边宽出50cm。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大型压实机械不能压到而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压实的部位,松铺厚度不得超过20cm。各单位应根据压实机械组合、压实遍数及检测结果找出不同类别填料的最佳松铺厚度。需铺设土工格栅的填方地段,严格按设计要求铺设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幅宽一般不小于3m,上下层间距0.5~0.6m。
A、B组填料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底处理合 格否是填料运输分层填筑推土机推平含水量测定人工辅助平地机整平晾晒或洒水翻拌碾 压检 测否
3、摊铺平整
2
施工员确认方格内车数准确后指挥推土机将石料推平(必要时用平地机,装载机配合)推平时先中间,后两头。沿线路纵向方向保持中间高,两边低,路基横向做成4%的横坡。推土机初平后,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控制层面无显著局部凸凹。严格控制路基横坡,每层填筑时均须形成4%的人字形横坡。在摊铺及整平过程中,容易出现粗骨料集窝现象,应安排小型挖机对局部级配较差的填料进行现场拌和,改良级配。对骨料局部集窝部分,由人工进行现场拌和。
4、洒水晾晒
填料碾压前要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1%范围内。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及时采用洒水措施翻拌闷料。当填料含水量过大,可采用料场挖沟拉槽降低水位和用推土机、松土器拉松晾晒相结合的方法。
5、碾压夯实
当填料用平地机精平后,用重型压路机对填料进行碾压。碾压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最后静压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压路机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km/h。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碾压轮迹重叠不少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以保证无死角、无漏压,确保碾压的均匀性。
6、路基整修
A、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坡、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根据结果编出整修计划。
B、整修采用机械初步整修,然后用人工精细修整,做到路基整修后,棱角分明,线条直顺,坡面平顺。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