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机械设计基础C》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5 11:52: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机械设计基础C》课程教学大纲

Fundamentals of Machinery Design C

课程代码:10100241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 适用专业:金材、自动化、工业工程等 开课学期:3、4、5 总学时数:64

执 笔:唐文艳 、甘慧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科有关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正确使用和维护机械设备的基本知识,并得到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机械部分和参与技术革新奠定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

1.培养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使用和维护机械设备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学会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设计资料;

3.培养学生掌握简单设计计算方法,初步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

总学分数:4

编写年月:2004年6月 修订年月:2007年6月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1学时) 教学内容:

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过程及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任务。

教学内容:机器的组成及特征;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学习方法;参观实验室。 重点、难点: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第二章 平面连杆机构(4学时) 教学内容:

1、掌握机构运动简图及其绘制。 2、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3、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运动副、自由度等基本概念,机构运动简图绘制的基本方法和自由度计算。 难点:运动副、自由度等基本概念。 第三章 凸轮机构(3学时) 教学内容

1、了解凸轮机构的类型、应用及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2、掌握按给定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绘制凸轮廓线的方法。 3、了解滚子半径选择。

1

重点、难点:

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 第四章间歇运动机构(1学时)

教学内容

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和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原理 重点、难点:棘轮机构;槽轮机构 第五章 机械的调速及平衡(4学时) 教学内容:

1、了解转动件的平衡的目的,静平衡,动平衡的概念及平衡条件。

2、了解机械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和方法,盈亏功,平均角速度、不均匀系数的概念。 3、了解飞轮调速原理和转动惯量的确定方法。

重点、难点:静平衡,动平衡;飞轮调速原理和转动惯量计算 第六章 机械零件设计和计算概论(2学时) 教学内容:

1、了解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准则和设计步骤。 2、了解应力的分类及许用应力的选择。 第七章 联接(8学时) 教学内容:

1、 了解螺纹的基本参数、类型及应用。 2、 了解螺纹联接的预紧和防松。 3、 掌握螺旋副的效率及自锁。 4、 掌握螺纹联接的强度计算。

5、 掌握键联接的基本类型及特点,掌握平键联接的尺寸确定方法,了解平键联接的强度计算。

重点、难点:螺纹连接的基本知识;螺纹连接的预紧与防松;单个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

第八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7学时) 教学内容:

1、 了解带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带轮的结构、使用及维护。

2、 掌握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弹性滑动和打滑,V带传动的参数选择和设计计算。 3、 了解链传动的类型、特点、滚子链的主要参数,链轮参数与结构。

4、 掌握链传动的运动特性,主要参数选择和设计计算。

重点:带传动工作原理;链传动的类型、特点、滚子链的主要参数,链轮参数与结构。 难点:V带传动的设计;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第九章 齿轮传动(10学时) 教学内容:

1、 了解齿轮传动的特点,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及其性质。

2、 掌握渐开线直齿、斜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正确啮合条件和连续传动条件。 3、 了解齿轮的加工方法和根切现象。

4、 了解齿轮的失效形式和齿轮常用材料及计算准则。

2

5、 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受力分析、齿根弯曲强度计算、齿面接触强度计算、齿轮参数选择和设计方法。

6、 了解斜齿圆柱的啮合特点及强度计算。 7、 掌握斜齿圆柱齿轮的受力分析。

8、 了解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 重点、难点:

渐开线直齿、斜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直齿圆柱齿轮的受力分析、齿根弯曲强度计算、齿面接触强度计算、齿轮参数选择和设计方法。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及其性质。齿轮正确啮合条件、标准安装、标准中心距和连续传动条件。斜齿圆柱齿轮的受力分析。

第十章 蜗杆传动(3学时) 教学内容:

1、 了解蜗杆传动的特点及分类。 2、 掌握蜗杆传动的几何参数及尺寸计算。 3、 掌握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4、 了解蜗杆传动的强度及热平衡计算。

重点、难点:蜗杆传动的特点及分类,蜗杆传动的几何参数及尺寸计算。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第十一章 轮系、减速器和无级变速传动(2学时) 教学内容:

1、 了解轮系的功用及分类。

2、 掌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重点、难点:定轴轮系、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第十二章 轴(4学时) 教学内容:

1、 了解轴的功用及分类、轴的材料。 2、 了解轴的强度计算。

重点、难点: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计算。 第十三章 轴承(8学时) 教学内容

1、 了解滑动轴承的主要类型、结构、轴瓦材料。 2、 掌握非液体摩擦向心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 3、 了解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代号及类型选择。 4、 掌握滚动轴承的寿命计算。

5、 了解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重点、难点:滚动轴承的组成、主要类型、代号及类型选择。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第十四章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1学时)

教学内容:了解联轴器、离合器的类型、功用及其选择。

重点、难点:联轴器、离合器的类型、功用。弹簧的设计计算方法。

3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是一门具有工程特色的、极为重要的非机械类的专业基础课,牵涉的范围较广,并且是一门工程实践很强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讲授,课后自学,课堂讨论等教学

形式。

(一) 课堂讲授

由于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应尽量携带教具,以增加感性认识,然后对其原理等进行讲解;本门课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其中一些录像和动画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应注意重点和难点,由浅入深,着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课后自学

为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课上教师可以布置综合性质强的作业,推荐一些相关的书籍,让他们自己收集资料,完成项目。

(三)课堂讨论和答疑

课堂讨论的目的是活跃学生思维,解决同学疑难问题,培养学生兴趣。教师应认真组织,安排重点发言,充分调动每一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并做好相关的总结工作。

(四)习题课

根据教学要求适当安排习题课或讨论课。习题课内容要多样化,要起到巩固理论、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的作用。

(五)作业

1、每章课后习题作业

第二章:2-5 第三章:3-4 第七章:7-7、7-8 第八章:8-6、8-11 第九章:9-9、9-14、9-17、9-18 第十章:10-10、10-11 第十一章:11-2、11-3 第十二章:12-8、12-12 第十三章: 13-15,13-16 2、设计作业

每位学生都应至少完成一项设计作业。设计作业要求包括下列内容: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方案,分析和计算作用在零件上的力,选择材料,考虑制造、使用和维护等,确定零件尺寸。

设计作业题目的复杂程度相当于1个轴系部件的设计内容。作业份量一般为部件装配图1张,零件图1张,计算书1份。

如专业需要,可将课程设计作业改为课程设计,时间为1周。设计题目为传动方案设计或传动装置设计。

(六)平时测验

为及时了解教学情况,教师可适当安排平时的课堂测验,每次测验不超过30分钟。 (七)实验

本课程开设3个实验,共6学时。 章节 第2章 实验项目名称 内容提要 实验学时 2 实验1:机构由实际机构或模型测绘出机构运动运动简图测绘 简图,计算机构的自由度。掌握测4

绘机构运动简图的技能。 第9章 实验2:齿轮范成实验 实验3:减速器拆装 用齿轮范成仪绘制标准、变位齿轮轮齿的包络线 拆装单级或双级齿轮减速器,计算传动比等参数,画出减速器传动示意图。为课程设计增强感性认识。 2 第13章 2 学生在实验前应阅读实验指导书,实验后按时交实验报告。 实验成绩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一部分。 (八)考试

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试题内容涉及到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及实际应用,题型可采用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计算、分析和设计改错等方式。

总评成绩:课外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占20%;期末闭卷考试占80%。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普通物理 机械制图 工程力学、金工实习 后续课程:专业课、毕业设计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 卢玉明主编,《机械设计基础》,高教出版社,1998年出版 [2] 傅继盈主编,《机械学基础》,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3] 杨可桢等 主编,《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 孙桓主编,《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5] 濮良贵主编,《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5

搜索更多关于: 《机械设计基础C》课程教学大纲 的文档
《机械设计基础C》课程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tu0o3mwiz1xep036oh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