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d2=(4q1/πv2)1/2 =[4×0.014/(3.14×4)]1/2=0.068m,取75mm
孔眼直径采用Φ=3mm,间距为750mm,每根穿孔管上的孔眼数为2,孔眼流速
v3=4q1/2πΦ2
=4×0.014/(2×3.14×0.032)=9.9m/s
符合5~10m/s的流速要求。 (5) 风机选型
①空气管DN=250mm时,风管的沿程阻力h1
h1=iLαTαP=5.9×20.4×1.00×1.0=120.36Pa
式中i——单位管长阻力,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i=5.9Pa/m L——风管长度,m
αT——温度为20℃时,空气密度的修正系数为1.00 αP——大气压力为0.1MPa时的压力修正系数为1.0 风管的局部阻力
h2=ξv2ρ/2g =3.32×6.172×1.205/(2×9.8)=6.44Pa
式中ξ——局部阻力系数,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得3.32 v——风管中平均空气流速,m/s
ρ——空气密度,kg/m3
②空气管DN=125mm时,风管的沿程阻力h1
h1=iL?T?P =3.65×34×1.00×1.0=124.1Pa
式中i——单位管长阻力,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i=3.65Pa/m L——风管长度,m
αT——温度为20℃时,空气密度的修正系数为1.00 αP——大气压力为0.1MPa时的压力修正系数为1.0 风管的局部阻力
h2=32×ξv2ρ/2g =32×3.33×5.452×1.205/(2×9.8)=161.5Pa
22
湖北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式中ξ——局部阻力系数,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得3.33
v——风管中平均空气流速,m/s ρ——空气密度,kg/m3
风机所需风压为120.36+6.44+124.1+161.5=412.4Pa
综合以上计算,鼓风机气量12.15m3/min,风压0.412KPa 选R系列标准型罗茨鼓风机,型号为SSR—150
表3-3 SR型罗茨鼓风机规格性能
型号 口径 A RMF-240 250 转速 r/min 980 风量 m3/min 78.0 压力 KPa 9.8 轴功率 Kw 19 功率 Kw 22 沙鼓风机厂 生产厂 3.5.5 进出水系统
由于氧化池的流态基本上是完全混合型,因此对进出水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满足下列条件即可:进、出水均匀,保持池内负荷均匀,方便运行和维护,不过多地占用池的有效容积等。当处理水量为1308m3/d时,采用廊道布水,廊道设在氧化池一侧,宽度取0.4m,出水装置采用周边堰流的方式。出水管道DN=200mm
3.6 竖流式二沉池
3.6.1 构造
选用竖流式较合适,其排泥简单,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
竖流式沉淀池,按池体功能的不同把沉淀池分为进水区、沉淀区、出水区、缓冲区和污泥区等五部分。废水由中心管上部进入,从管下部溢出,经反射板的阻拦向四周分布,然后在由下而上在池内垂直上升,上升流速不变。澄清水由池周边集水堰溢出。污泥贮存在池底泥斗内,由动力系统提升至污泥管支管外排。示意图如下:
23
湖北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图3-4 二沉池剖面草图
图3-4 二沉池剖面草图
图3-4 竖流式二沉池示意图
3.6.2 设计计算
(1)每座沉淀池承受的最大水量
qmax=Qmax/n =0.015/1=0.015 m3/s
f=qmax/v0 =0.015 m3/s/0.030=0.50m2
其中Qmax——最大设计流量,m3/s
v0——中心管内流速,不大于30mm/s,取30mm/s n——沉淀池个数,采用1座 (2)中心管直径d0
d0=(4f/π)1/2 =(4×0.50/3.14)1/2=0.87m,取为1.0m
校核中心管流速
f '=πd02/4 =3.14×1.002/4=0.64m2
24
湖北理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v0'= qmax/f'
=0.015/0.64 =28mm/s 满足要求。 (3)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度h3
h3=qmax/v1πd1 =0.018/(0.015×3.14×1.35)=0.28m
其中v1——污水由中心管喇叭口语反射板之间的缝隙流出的速度,设
v1=0.015m/s
d1——喇叭口直径,取1.35m (4)沉淀部分有效断面积F
表面负荷设q为1.5m3/(m2h)
=0.015/0.0005=30m2
v——污水在沉淀池中的流速,取v=0.5mm/s (5)沉淀池直径D
D=[4(F+f)/ π]1/2 =[4×(30+0.5)/3.14]1/2=6.2m,取D=6m
(6)沉淀部分有效水深h2
停留时间t为2h,则
h2=3600vt =0.0005×2×3600=3.6m
D/ h2=6/3.6<3,满足要求。
(7)校核集水槽出水堰负荷:集水槽每米出水负荷为
qmax/πD =15/3.14×6=0.96L/(s·m)<2.9L/(s·m) 符合要求
(8)沉淀部分所需总容积:
W= qmax(C1–C2)T×20×60×60×100/ r(100- P0)
=42.4m3
污泥含水率P0=99.5% 进水悬浮物浓度C1=43.9 出水悬浮物浓度C2=12
25
F= qmax/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