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半岛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T1107公路在甲段有多处连续弯曲,最可能的原因是该路段( ) A.地形高差较大,为减缓公路坡度 B.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生物资源 C.聚落人口密集,为增加交通流量 D.地下矿产丰富,为接近原料产地
2.乙城市是图示区域中规模最大的聚落和著名疗养城市。据此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处沿海地区,暖流强,气温高 B.周围地貌多样,耕地多,产粮足 C.全年降水丰富,水质好,资源丰 D.地形平坦宽广,交通便,风景好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3~4题。
3.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 A.山间低地 C.盆地中部
B.山谷地带 D.山前冲积扇
4.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
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回答5~6题。
5.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沿山谷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B.沿山脊延伸 D.沿经纬线延伸
6.下图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 )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村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该地居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居民点呈集中团块状分布
B.大部分居民点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带 C.居民点大多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
D.大部分居民点沿交通干线分布
8.①②③三条公路规划线路中,设计最合理的线路及原因是( ) A.①线路最合理,位于居民点的中间位置 B.②线路最合理,沿等高线分布,线路最短 C.③线路最合理,线路最短,地势最低 D.②线路最合理,地势较平坦,占用的农田最少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上述两大因素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长,有的聚落在衰落。据此回答9~10题。
9.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 B.b
C.c D.d
10.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宗教中心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地形开阔平坦 ④河流交汇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下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双选)( ) A.多断崖、深谷 C.多高山、陡坡
B.多石灰岩溶洞 D.多角峰、U形谷
12.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双选)( ) A.减轻冰川的危害 C.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 二、综合题
13.读“现阶段重点开发的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B.减轻冻土的危害 D.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
(1)丙地区交通线路密度比甲地区________(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把乙、丙两地的矿产运到甲地发展钢铁工业,首先需要解决的是________(甲乙或甲丙)间的交通问题,这需要以________条件为保证。
(3)在选择乙、丙之间的交通干线时,人们选择了乙丁丙线路而没有选择乙丙直达线路,简述其原因。
14.图1是某校兴趣小组对图2四条线路中的两条线路沿线聚落调查后作的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条线路人口密度最小的是哪一条?分析其自然原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