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信息技术原理概述
6) 标准化是推广应用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桥梁。
7) 标准化可以消除贸易技术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
争能力。 2、标准的制定 (1)制定原则
1)对需要在全国范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
2)对没有国家标注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 3)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
4)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对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要求的企业标准。 (2)主管部门
按照国务院授权,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管理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 (3)企业标准的制定
企业制定标准的基本要求是:符合国家标准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基本导则第一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3、国家标准的代号: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国家标准 GB/T 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荐性国家标准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4.标准化组织
(1)我国的标准化组织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 (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由国家标准化机构组成的世界范围内的联合会,现有140个成员国。
第三章 图文信息处理常识
一、图形图像处理常识 1、 图形图像的概念 (1) 图形的概念
图形又称矢量图形。是计算机根据数学模型计算而生成的几何图形,如直线、圆、矩形、任意曲线和图表等。图形的优点是可以不失真缩放、占用存蓄空间小。 (2) 图像的概念
图像时指由输入设备捕获的实际场景画面或以数字化形式存蓄的任意画面,是真实物体重现的影像。对图片逐行、逐列进行采样(取样点),并用光点(称为像素点)表示并存蓄,即为数字图像,又称为位图或点阵图。
图形和图像的共同特点是:二者都是静态的,和时序无关。 2、 图像的文件格式
常见的图形图像文件格式有以下几种:
(1) GIF(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格式
13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配套辅导练习
第1章 信息技术原理概述
GIF是美国Compu Serve公司于1987年制定的格式,分静态GIF和动态GIF两种,支持透明背景图像,适用于多种操作系统。 (2) BMP(bitmap)格式
BMP是一种与设备无关的图像文件格式,它是和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绑定在一起的一种位图图像形式,Windows软件的图像信息默认以该格式存储。 (3) PCX格式
PCX是Z-soft公司为其图像处理软件paint brush(画笔)配套推出的一种图像格式,是经过压缩的格式,多数位图文件都能转换成这种格式,占用磁盘空间较小。 (4) TIFF(tagged image file format)格式
TIFF也缩写成TIF,它是由原Aldus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ide用于扫描仪和桌面出版系统的文件格式,称为标记图像文件格式。
(5) JPEG(ioint photographic expert group)格式
JPEG是由静态图像专家组制定的图像标准,其目的是解决专业摄影人员高质量图片的存放问题。JPEG文件的扩展名为JPG,其最大特点是采用JPEG方法压缩而成,其压缩比高,并可在压缩比和图像质量之间平衡,用最经济的存储空间得到较好的图像质量。 (6) PSD格式
PSD格式是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专用的图像文件格式,文件占用空间一般比较大。 (7) PCD格式
PCD格式是PhotoCD专用的存储格式,一般应用在CD-ROM上。 (8) EPS(encapsulated post script)格式
EPS是Adobe system 公司的PostScript页面描述语言的产物,它是用来表示矢量图形的PostScript语言。
(9) WMF(windows meta file)格式 3、 图像的属性参数
图像的属性参数主要包含分辨率、色彩深度和图像数据量等。其中常见的分辨率有三种:显示分辨率、图像分辨率和像素分辨率。 (1) 显示分辨率
显示分辨率又称屏幕分辨率,是指显示屏幕上能够显示出的像素数目,与具体显示模式有关。
(2) 图像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是指组成一幅图像的像素密度,即数字化图像的大小,以水平和垂直的像素点数来表示。图像分辨率实际上决定了图像的显示质量。 在用扫描仪扫描彩色图像时,通常要指定图像的扫描分辨率,用每英寸像素点的数目来表示。扫描分辨率可以用来间接地描述图像分辨率。 (3) 像素分辨率
像素分辨率是指一个像素的宽和高之比,通常为1:1,不合理的像素宽高比将导致图像变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图像宽高进行比例调整。 4、 色彩深度
色彩深度是指存储每个像素所用的二进制位(bit)数,它用来度量图像的颜色数,也叫像素深度。
位图中每个像素点的色彩深度可分为2色、16色、256色或16位、24位、32位真彩色等格式。
二、书刊排版常识
14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配套辅导练习
第1章 信息技术原理概述
1、开本及版面的概念
版面指在书刊、报纸的一面中图文部分和空白部分的总和,包括版心和版心周围的空白部分。
版面的大小称为开本,目前常用的印刷纸张幅面为787mm*1092mm,经过光边裁切后为778mm*1080mm,这种幅面的纸称为全开纸。全开纸对折裁开后得到对开纸,对开纸张在对折裁开得到4开纸,依次类推得到不同规格的开本尺寸。
目前最常用的书刊开本为16开、32开、大32开,国际开本在国内也逐渐推广使用,这类开本用A、B规格系列的纸张进行裁切,用字母和数字表示。 2、版面的构成要素
版面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 版心
位于版面中央、排有正文文字的部分称为版心。 (2) 书眉
排在版心上部的文字及符号统称为书眉。它包括页码、文字和书眉线。一般用于检索篇章。 (3)页码
书刊正文每一面一般都排有页码,一般页码排于书籍切口一侧。印刷行业中将一个页码称为一面,正反面两个页码称为一页。 (4)注文(又称注释、注解)
注文是对正文内容或对某一字词所作的解释和补充说明。排在字行中的称夹注,排在每面下端的称脚注或面后注、页后注,排在每篇文章之后的称篇后注,排在全书后面的称书后注。在正文中标识注文的号码称注码。 3.常用排版术语 (1)面封
面封印有书名、作者(以及译者)姓名和出版者名。面封起着美化书刊和保护书芯的作用。 (2)封二 封二是指封面的背页,也称背里。图书的封二一般是空白的,但在期刊中常用它来印目录,或有关的图片、广告。 (3)封三 封三是指地封的背面,也称底封里。图书的封三一般为空白页,但期刊中常用它来印一些图文或刊载广告。 (4)底封(又称封四) 图书在底封的右下方印制统一书号及其号码和定价,而期刊的底封常常刊载广告,但在底封下方必须因伤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5)书脊(又称封脊)
书脊是指在连接封面和封底的书脊部。图书书脊上一般印有书名和出版者名。 (6)书冠
书冠是指面封下方印书名文字的部分。 (7)书脚
书脚是指面封下方印出出版单位名称的部分。 (8)扉页
扉页位于主书各页的正面。 (9)插页
15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配套辅导练习
第1章 信息技术原理概述
插页是指凡版面超过开本范围的、单独印刷插装在书刊内、印有图或表的单页。 (10)篇章页
篇章页是指在正文各篇、章起始前,印有篇、章名的一面单页。 (11)目录
目录是书刊中章、节标题。目录一般放在书刊正文之前。 (12)版本记录页
版本记录页是指记录版本的一页,位于主书各页的背面。 (13)索引
索引为主题索引、内容索引、词语索引、地名索引、人名索引等多种。 (14)版式
版式是指作品内容在书刊版面上的编排格式,包括正文和标题的字体、字号、版心大小、通栏、双栏、每页的行数、每行字数、行距及表格、图片的排版位置等。 (15)版口
版口是指版心周围的边沿。 (16)超版心
超版心是指超过左右或上下版心极限的版面。 (17)竖排本
竖排本是指翻口在左,订口在右,每行字从上至下,字行由右至左排印的版本,一般用于古书。 (18)横排版
横排版就是翻口在右,订口在左,每行字从左至右,字行由上至下排印的版本。 (19)刊头
刊头又称“题头”“头花”,用于表示文章或版别的性质,也是一种点缀性的装饰。 (20)跨栏排
报刊、刊期大多是用分栏版面,而在一栏之内排不下的图或表延伸到另一栏去而占多栏的排法称为跨栏排 (21)天头
天头是指每面书页处于版心上方的白处。 (22)地脚
地脚是指每面书页处于版心下方的空白处。 (23)暗页码
暗页码又称暗码,是指不排页码而又不占页码的书页 (24)页
页与章的意义相同,一页即两面(书页正反两面)。 (25)另起页
另起页是指一部分图文要从单码起排(如论文集)。 (26)另面起
另面起是指一部分图文可以从单、双码开始起排,但必须另起一面,不能与上篇文章接排。
(27)表注
表注是指表格的注释和说明。 (28)图注
图注是指插图的注释和说明。 (29)背题
16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配套辅导练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