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来我国私人银行资产管理五大模式
探索建立以资产管理为核心的私人银行业务经营模式,学习借鉴国内外资产管理机构的先进经验,完善体制机制,加强业务风险防控,对于推动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可持续发展兼具战略性和迫切性。
近年来基于中国强劲、持续的经济增长,中国国民财富实现了快速积累,一个迅速成长的财富管理市场应运而生。国际经验显示,一国的资产管理规模和该国的GDP呈正相关关系。据欧洲共同基金暨资产管理协会(EFAMA)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欧洲国家资产管理规模占该国GDP的比例多在80%以上。粗略估计,我国目前该指标占比仅为30%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财富管理需求将会继续大幅释放。
面对规模庞大且发展潜力巨大的资产管理市场,亟需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的运作,以合理引导社会资本,将巨额财富导入经济发展的轨道之中。
当前,我国资产管理市场进入“战国时代”,参与主体大幅增加,基金、保险、信托、银行、券商等纷纷抢滩,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此外,境外成熟的资产管理市场,充分利用所在国家或地区在金融市场、法律、税收制度上优势,大量吸引国内高净值客户投资海外资金。
可以说,创新是未来商业银行等各金融机构资产管理的重要突破口。探索建立以资产管理为核心的私人银行业务经营模式,学习借鉴国内外资产管理机构的先进经验,完善体制机制,加强业务风险防控,对于推动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可持续发展,兼具战略性和迫切性。
“泛资管时代”私人银行竞争压力加大
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民营企业的崛起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中
国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具成长性的财富管理市场。
基于良好的高净值客户基础、渠道网点、对公业务的带动以及理财业务为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积累了丰富经验和社会信誉,可以说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具有先天优势。
目前,境内各家商业银行致力于搭建私人银行产品和服务体系,就所提供的私人银行产品而言,主要包括销售银行理财产品,以及为满足高净值客户多元化投资需求而“采购”的第三方机构产品两类。后者包括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计划、证券公司发行的券商资产管理计划、公募基金及基金子公司发行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等。在上述两类产品种类中,中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主要采用了委托代理的业务模式。
然而伴随越来越多市场主体的加入,我国资产管理市场已呈现出跑马圈地的态势。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市场的竞争者主要包括外资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并且其市场份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在资产管理市场中,商业银行私人银行正愈渐感受到来自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
此外,监管机构也顺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出台了规章鼓励和引导所辖金融机构发展资产管理业务。政策明显向证券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倾斜,无论是代销金融产品,获取资管业务资格,还是资管业务投资范围,均显著放松。主要体现为:
一是销售渠道扩充与融合,证券和保险机构代销产品范围扩展。证券公司代销产品的范围大幅拓宽,从仅可以代销基金产品,扩展到可以代销几乎所有金融产品。保险机构包括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和保险代理公司可以代销基金产品。
二是资产管理牌照全面放开,政策向保险资管和券商资管倾斜。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松绑资管牌照,各类机构资管业务相互交叉。城商行可以设立基金公司;基金公司可以受托管理保险资金;证券(资管)公司可以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开展公募基金业务以及基金托管业务;保险资管公司可以发行资管产品和公募基金产品,可受托管理养老金、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等机构的资金;期货公司可以开展资管业务;私募基金也可以发行公募基金产品。
三是投资范围显著拓宽。此轮金融改革中,针对投资范围拓宽的政策最为密集,显著拓宽了证券(资管)、保险资管公司的投资范围,也适当拓宽了基金公司的投资范围。
未来私人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五大发展模式
循序渐进发展我国私人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按照对现有监管法规、国家法律突破力度的大小,我国私人银行资产管理业务未来发展模式可包括:完善现有的委托代理模式、发展全权委托资产管理模式、探索私人银行独立持牌经营模式、研究将信托制度引入私人银行资产管理业务以及成立商业银行私人银行资产管理子公司。
第一、完善现有的委托代理模式
在规范私人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相关部门监管规章制度中,强调私人银行所管理资产的独立性,明确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委托财产独立于资产管理人和资产托管人的固有财产,并独立于资产管理人管理的和资产托管人托管的其他财产;资产管理人、资产托管人不得将委托财产归入其固有财产;资产管理人、资产托管人因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等原因进行清算的,委托财产不属于其清算财产。
第二、发展全权委托资产管理模式
私人银行全权委托资产管理业务模式起源于欧洲,是将资产配置、保值增值、税务筹划、法律咨询、保险服务、财产传承等服务融为一体,为超高净值人士打理资产的最常用方式。在国内,受限于法律法规和分业监管环境,目前还无法提供和境外一样的全权委托服务,但可以通过私人银行整合社会力量,在顾问咨询模式下通过创新服务来达到类似效果。
全权委托资产管理,是指客户全权委托商业银行等受托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目的、投资计划、投资范围和投资方式,代理客户进行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私人银行在注重客户需求和个性化服务的基础上为单个客户单独订制资产管理方案,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专业地遴选适合他们的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整合的、定制的、一揽子的金融解决方案,主要包含专户全权委托、家庭办公室、家族信托等服务形式。
全权委托资产管理模式下,私人银行机构按客户资产管理规模收取相应的管理费及浮动业绩报酬,将改变目前过度依赖通过单项产品销售佣金或代理服务收费的盈利模式,较大程度上改善银行与客户长期利益一致性的问题。只有具有真正投资管理实力,让客户资产获得稳定的保值和增值,将维护客户利益放在首位,才能有效地赢得客户和市场的信赖,树立私人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品牌,获得长效发展,最终赢得资产管理市场的大份额。
第三、探索私人银行独立持牌经营模式
私人银行持牌专营机构按监管要求,定位为商业银行内设功能性经营机构,在监管部门批复的“个人财务管理、个人资产管理、私人金融顾问咨询、私人增值服务、跨境金融咨询服务”五类范围内开展业务。与未持牌机构相比,持牌专营机构具有以下显著特征:一是经营管理相对独立,具有一定经营管理权限,在权限范围内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独立内控;二是管理和经营合一,既有总行部门的管理职能,又有分行的部分经营职能;三是可以直接对外开展合作;四是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