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报告
对收集到的土地变更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供给本次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参考使用。
5.外业调查基本要求
(1)外业采用逐图斑调查方式进行,野外调查时,做到了走到、看到、问到、画准,各种界线符号和地物位置调查准确。各种注记正确无误,清晰易读,符合规范图例。
(2)最小上图图斑标准:
最小上图面积 调查比例尺 图上面积 1:1000 72mm2 实地面积 18m2 (3)路、沟渠、林带等线状地物大于或等于2米,按图斑调绘;2米以下的归入其所在图斑,不单独计算其占地面积。
(4)已完成地籍调查的地块,将土地类型统一到《北京市集体土地地籍调查土地利用分类和编码》中,移植到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上。
(5)属于交替利用的地类或两种以上利用类型的地类,以主要的利用类型表示,即同一图斑范围内的地类只能从属一个类型,不能两个类型同时并存。
(6)较宽的绿化隔离带按实际用地情况进行分类。
(7)“绿色通道”、“绿色走廊”等是近两年出现的新情况。有的在铁路、公路路边仅从保护路基的需要栽种护路林;有的却在路堤外植树种草等,其宽度可达50米甚至上百米,因此,调查统计时,凡符合工程主体设计标准已办理用地手续的,统一按照交通用地调查统计,其它超出设计标准的,按实际地类进行调查统计。
(8)风景区为一个权属单位时,在划定水域和林地地类范围后,其余土地为建设用地地类。
(9)图斑划分
在理解和掌握土地利用分类中各级土地利用类型含义的基础上,根据调查底图实地绘出图斑界线。
地类划分要求单个地类图斑仅有唯一土地类别、权属性质、权利主体和土地等级,在街坊范围内图斑线要闭合、全覆盖和不重不漏。
同一地类凡被境界、土地权属界、地类界分割而成的封闭地块为一图斑。
- 13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报告
道路与河流、沟渠相交,应注意道路要断开,以桥梁符号表示,无桥梁时道路断在河流或沟渠上。公路和铁路交叉时,铁路将公路(图斑)分割为两个图斑。
6.土地利用分类调查编码体系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图斑。图斑之间由权属界和地类界线分隔。宗地内土地利用图斑号以宗地为单位从左向右,从上至下顺序编号,码位为3位。
图斑编码为所在街坊编码(7位)+图斑号(3位),共10位编码。
(十一)内业数据处理和图件编绘
1.数据处理
本次地籍调查测量的数据在开思软件北京地籍版《北京市集体土地调查测绘数据处理与成图系统》中进行编辑成图,数据处理。以满足数据库的要求和图形输出为准则。
作业过程为:在采集新增或变化的界址点、界址线、地类界、宗地号、土地用途代码、用地面积、土地权利主体名称、道路名、地名、主要道路上的门牌号及其它地籍和地貌要素数据后,内业作业人员将电子测量手簿上的数据转入计算机,参照宗地草图、外业工作底图和权属调查表,在开思软件下进行图形编辑,叠加到利用开思软件进行改造后的原有城镇地籍调查成果上,编制基本地籍图、宗地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
数据处理分层编码要求:内业数据处理中,所有地籍要素、图斑、线状地物、文字注记的分层、颜色、编码和属性均按照开思软件格式进行。
2.地籍图
地籍图数据包括分幅地籍图和分街坊地籍入库数据。编制分幅地籍图的依据是街坊地籍图。是将各审核无误后的街坊图进行拼接后分幅,其规格为40cm×50cm。
3.1:1000比例尺分幅地籍图的内容:
(1)行政界线和行政区域名称。包括区行政界线、街道行政界线及街道号; (2)街坊界线及街坊号;
(3)权属界线、宗地号和权属单位名称; (4)界址点; (5)各级控制点;
(6)建筑物、构筑物、围墙、地类界线、栏栅、铁丝网、道路、绿化隔离带、沟渠、坡坎等;
- 14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报告
(7)数学基础与整饰。包括坐标系、内外图廓线、坐标格网线及坐标注记、控制点点位及其注记、地籍图比例尺、地籍图分幅索引图、本幅地籍图分幅编号、图名、比例尺及其它图幅整饰等内容;
(8)其它注记。如路名、单位名和河流名称等。 (9)不依比例尺的图形符号、点状符号、地类符号。 4.分幅地籍图的编绘与整饰要求:
(1)当宗地界址线与行政界线重合时,应遵循高级覆盖低级的原则,在地籍图上只绘制高级界线。行政界线与宗地界址线的级别依次为:区行政界线、街道行政界线、街坊界线、界址线、其它地籍要素界线;
(2)界址点用直径0.8mm的红色小圆圈表示,界址线用0.3mm的红色实线表示,争议界线用红虚线表示;
(3)地籍图上不注区编号,只注记街道号、街坊号、宗地号。街道号、街坊号注记在图幅内有关街道、街坊区域的适中部位,街道名称注记在图幅内街道行政界线内的适中部位;
(4)宗地号和地类编码的注记以分式表示,分子表示宗地号,分母表示主要地类编码(只表示至二级类),并注记在宗地内适当的位置;
(5)具有权属界线标识意义的垣栅、房屋、沟渠、坡坎等地物,必须按照其权属状况表示。
(十二)宗地图
1.宗地图是土地证书的附图,原则上从地籍图上复制,主要由软件功能自动生成。根据宗地大小和内部建筑物、构筑物形状、大小与稀疏程度,分别生成不同比例尺宗地图。图纸大小分为A1、A2、A3、A4四种规格。
2.生成的宗地图应符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规定的要求,做到点、线清晰,各种注记清楚,宗地四至关系正确。
3.宗地图内容包括:地籍编号、地类号、宗地面积、宗地所在图幅号、宗地名称、界址点编号、界址边长、相邻宗地地籍号、相邻宗地名称、宗地关系示意线以及主要的建筑物、构筑物。
(十三)土地利用现状图
- 15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报告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包括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分街坊土地利用现状入库数据。编制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的依据是街坊土地利用现状图。是将各审核无误后的街坊图进行拼接后分幅,再根据图形的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及图面承载能力分别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其规格为40cm×50cm。
1.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内容:
(1)行政界线。包括区行政界线、街道行政界线和乡镇名称; (2)街坊界线和编号; (3)界址线; (4)地类图斑界线;
(5)数学基础与图式要素(见分幅地籍图内容); (6)图斑号与地类编码;
(7)其它标注。如路名、单位名和河流名称等。 2.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编绘与整饰要求:
(1)图斑是由行政界、权属界、线状地物、地类界线分隔的同一地类的地块,图斑要求闭合;
(2)地类采用《北京市集体土地地籍调查土地利用分类和编码》;
(3)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地类编码和图斑号的注记以分式表示,分子表示图斑号,分母表示地类编码(表示至二级类),并注记在图斑内适当的位置;如果是耕地,分母除加注地类编码外,还应加注坡度等级;
(4)图斑界线等其它表示见“北京市集体土地调查土地利用图式”;
(5)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用底色表示一级类,用色阶和地类代号表示二级类,地图整饰规格和用色见“北京市集体土地调查土地利用图式”;
3.以区为单位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内容及图式规范和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基本相同,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参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市)级汇总技术规程》及相关规定整饰,地图用色依据“北京市集体土地调查土地利用图式”。根据区面积的大小和辖区形状自定比例尺。
五、土地确权基本方法
(一)集体所有土地一般为内部使用
- 16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