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新人教部编版3三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全册】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22:22: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过渡:诗人杜甫用这首诗来赞美美丽的春天,孩子们,诗中的自然景物和动物成了这种画面中的主角,它们有动有静,一定也给你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么你们通过这些事物感受到了春天大自然怎样的气息呢?

2. 学生简单交流,教师归纳板书(春光景色美动物显生机),同时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诗人对春天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3.拓展学习: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其他捕写、赞美春天的诗歌,同时让他们进行有感情诵读。教师适时补充《春雨》《春晓》等,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诗歌。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延伸拓展学习法,让学生从一首诗歌的学习延伸至其他同类诗歌的补充学习,实现了学习过程中的“举一反三”,有效形成了诗歌文化的积累。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诗人杜甫以及他的诗歌《绝句》。并用自己优美的诵读表达我们对于春天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吧(全班学生再次配乐齐诵诗歌)。

板书设计:

1古诗三首

景物:迟日、江上、春风、花草(静态) 春光景色美

绝句

动物:燕子、鸳鸯 (动态) 动物显生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惠崇春江晚景》。

2.认识本课“惠、崇、豚”3个生字,会写“惠、崇、芦、芽、短”5个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以及诗歌内容。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1.课件出示惠崇的《春江晚景》图,学生认真观看图画,并简要说说画面内容。

师:孩子们,睁大你们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们从这幅画中部看到了哪些事物呢?

生:我看到了几枝鲜艳的桃花开得非常好看。

生:地上的小草嫩绿嫩绿的.体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 生:我还看到了河里有几只鸭子正在快乐地游来游去。

师:经过你们的描述,这幅画一下子就充满了春天的美丽色彩。

孩子们,其实你们看到的这幅早春图是北宋著名僧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板书:惠崇春江晚景)指导学生读准“崇”字的后鼻音、翘舌音,并能够正确书写“惠、崇”,提醒他们“惠”中间部分的横画右边还有一笔点画,且上半部分要写得略微紧凑;“崇”上半部分的“山”写得略小。另外,两个生字的横画都较多,书写时需要注意横画之间等距的原则。简单介绍惠崇(北宋有名的僧人,能诗善画)。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便是为这幅画专门而作的诗歌。 2.师生交流对诗人苏轼的了解.教师补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所写的题画诗。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课件激趣引入法,让学生在观图的过程中有效激发出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初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

1.学生自读诗歌,注意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之间相互检查自读情况,并进行正音。

3.指名朗读诗歌,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注意指导读准“芦、芽、豚”三个生字的读音(同时再次指导学生识记、书写生字,重点提醒学生“芦、芽”两个字上半部分的“艹”都要略宽于下半部分)。

4.课件出示诗歌,指导学生读好诗歌的停顿与节奏(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5.学生齐读诗歌。

6.再读诗歌,想一想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诗歌主要描骂了惠崇《春

江晚景》这幅画中的景物)。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诗中找出诗人所描写的画中事物。教师板书:竹子、桃花、江水、蒌蒿、芦芽、鸭子、河豚。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初读感知法,让学生在朗读诗歌的基础上进行诗歌自主研读活动,读通了诗句,同时也初步感知了诗歌的主要内容。

三、深入探究,想象意境

1.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诗句,借助课文旁边的注释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做上记号,与同学、老师交流。教师巡视点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

2.课件出示“蒌蒿、芦芽、河豚”的图片,引导学生借助课文中的相关注释认识诗中所描写的几种事物(蒌蒿:草本植物。叶子背面密生灰白色细毛,花冠筒形。干的茎叶点燃后生的烟能熏蚊蝇。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鱼。头近圆形,身体圆筒形。遇敌害时整个身体能膨胀如球,浮在水面上。内脏有剧毒。常生活在近海底层半咸水中,有时也进入淡水区。)

3.学生交流对诗句大意的理解,归纳并串讲诗句意思(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到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将要回游的河豚是画家画不出来的,诗人用他的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息表现得多么真切啊!

4.再读并思考: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是从哪些诗句中惑受到的? (1)学生交流(描绘了一幅江景早春图,从桃花、萎蒿、芦芽等景物中可以感受到……)。教师适时再次展示《春江晚景》图,引导学生体会早春景物的特点(简单补充鸭子对气候变化尤其是春天到来与否感知最准确的特点)。

(2)质疑:诗歌的最后一句是不是诗人从画中看到的(不是,这是诗人由画面生发的想象)?

(3)想象体验:假如你现在行走在这如画的江边,在盎然的春意里,你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感觉春光如此美好,心里充满了喜悦之情……)?板书:喜爱春天、赞美春光。

5.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读中理解、读中想象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感悟了诗歌的内容,并真正融入到了诗歌的美好意境之中。

四、课堂小结

1.指名有感情地诵读并尝试背诵诗歌,师生点评(注意处理好诗歌情感以及节奏等)。

2.教师小结:苏轼真不愧是宋代最著名的诗人,一首题画诗都能够写得如此生动鲜活,读后让人如同身临其境。同学们,课下多搜集一些他的其他诗歌,读一读、品一品,感受一下大诗人的美好情怀。

板书设计:

1古诗三首 惠崇春江晚景

竹子、桃花、江水、萎蒿、芦芽、鸭子、河豚

(喜爱春天 赞美春光)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减”,会写“梅、溪、泛、减”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知诗歌大意,感受初夏季节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学过的两首古诗并进行熟练背诵,学生齐诵这两首诗歌。

2.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课最后一首古诗(板书诗题, 注意提醒学生读准“衢”的读音,同时引导他们借助教材注释理解诗题的意思)。

3.引导学生交流对诗人曾几的了解,教师简单补充(曾几,字吉甫南宋诗人,

2019-2020新人教部编版3三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全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uq3a3k2u88njyy26yqz6tzp834d3b018sh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