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政治思想史100%形成性考核网上形考题库(2015.10 )
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1 一、单选题 1、( A )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A.政治思想 B.经济思想 C .社会思想 D.文化思想 2、(C)把政治理解为对国家事务的管理。 A.古希腊 B.古罗马 C.中国古代 D.古埃及
3、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一直到近代,始终重视如何( D ),管理国家的问题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引起思想家们的突出的关注。
A.治国之道 B.为政、从政的方法 C.君臣关系、君民关系 D.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的问题 4、(B)是贯穿于西方政治思想的一条主线,整个西方政治思想史就是其滥觞、孕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A.君主集权主义 B.自由主义C.空想社会主义D.无政府主义
5、所谓唯理性是指西方思想崇尚“理性”思维,重视事情发展的( C )。 A.表象和实际 B.片段和部分 C.本质和规律 D.宏观和微观 6、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A)。 A.城邦 B.帝国 C.部落 D.村社 7、( C )是希腊政治思想萌芽的代表。
A. 《理想国》 B. 《政治学》 C.《荷马史诗》 D. 《法律篇》
8、公元前509年,雅典的( C )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正式确立。到(C)执政时期,雅典民主制空前繁荣。
A.来库 梭伦 B.伊利亚特 奥德赛 C.克里斯提尼 伯里克 D.智者 苏格拉底 9、( B )政治思想是沟通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和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重要桥梁。 A.古埃及 B.古罗马 C.迈锡尼 D.马其顿 10、( A )的平等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它超越了城邦时代政治学在人与奴隶、公民与没有公民权的人、本邦人与外邦人之间设立的界限,开始以一种平等的、没有根本差别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的人。
A. 西罗赛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力士多德 11、欧洲封建社会始于公元( B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社会发展落后的( B ),在罗马帝国废墟上建立起一些蛮族国家,西欧由此进入封建社会。
A.前5世纪 希腊人 B.5世纪 日尔曼人 C.8世纪 阿拉伯人D.14世纪 意大利人 12、在中世纪时期,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自然政治观转变为(A),开始了一个行的时期。 A.神学政治观 B.人文主义 C.权利政治观 D.自由主义
13、中世纪,在与国王的斗争中,最早提出并阐述教权至上主张的是( D )。他是西方教会史上的重要人物。它积极主张实现奥古斯丁的政治理想,反对国家干预教会事务,竭力维护教会的独立。
A.芝诺B.斯多葛派 C.马基雅维利 D.教皇尼古拉一世
14、但丁的文学名著《神曲》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开山之作,他最著名的政治著作是(B). A.《神学大全 》B.《论世界帝国》 C.《和平保卫者》 D.《君主论》 15、( D )是西欧中世纪最著名的市民阶级政治思想家,是开始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的代表人物。 A. 路德 B.但丁 C.薄加丘 D.马西略 二、判断题
1、政治思想就是适应一定时代需要,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理想、政治态度和政治要求,为其设计夺取、建立和维护政治统治的方案和为实现其统治出谋献策。(√)
2、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和科学理性主义主流传统的开创者。它突出强调了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并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 3、奥古斯丁的传世之作《上帝之城》在神学的框架内阐述了一整套的政治哲学,他依据人类原罪说和神无所不能理论区分了爱上帝的“上帝之城”和爱自己的“世人之城”。 (√) 4、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5、托马斯?阿奎那是北欧封建社会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 6、中世纪西欧形成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居上风。“日月论’’是这一思想的代表之一。(√) 7、《和平的保卫者》是马西略政治思想的代表作。(√) 8、中世纪社会的突出特征是村社自治。(×)
9、但丁政治思想的中心是教权至上。(×) 10、从《圣经》中发挥出来的政治思想和罗马帝国末期形成的斯多葛派的自然法与平等理念,在中世纪大部分时间里,是政治思想的基本纲领。(×) 三、问答题
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中世纪的政治思想表现出以下的基本特征:
首先,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西欧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突出特征。
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
第二,世俗国家观念淡薄是中世纪政治思想的又一特征。基督教的统治降低了国家的作用。世俗国家只是在教会之旁或教会之下的一个社会组织。中世纪的政治思想中不存在正式的“国家”概念。世俗国家观念的淡薄无疑有利于强化教会统治,树立教权高于王权的思想意识。
第三,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居上风。教权高于王权,教权至上的思想成为思想的主流。
第四,政治思想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形式。中世纪时期,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都是实践需要的直接产物,很少理性的加工和抽象的推演。所以,政治理论显得非常贫乏,很少产生杰出的政治学著作和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