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小题各1分,5~10小题各2分,本大题共16分)
1.(1分)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沸水蒸煮碗筷消毒 C.纯奶发酵制酸奶
B.糖醋凉拌紫甘蓝 D.洗洁精清洗餐具油污
2.(1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对①~⑤表示的有关化学用语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Ne②Fe③Fe④H2O2⑤NaCl ⑥SO3
A.③⑥表示离子,其中③表示亚铁离子,⑥表示三氧化硫离子 B.能表示一个原子的是①②,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④、⑤ C.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但是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④表示H2O2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3.(1分)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 B.用嘴吹灭燃着的蜡烛﹣﹣﹣﹣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C.用明矾净化天然水﹣﹣﹣﹣降低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
D.将食品放入冰箱里防止变质﹣﹣﹣﹣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降低而减慢
4.(1分)“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下列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 A.氮气、氦气、氩气都属于稀有气体 B.纯碱、烧碱、氨水都属于碱 C.硝酸钠、氯化铁、高锰酸钾都属于盐 D.甲烷、酒精、碳酸钙都属于有机物
5.(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5O2B.加热小苏打粉末 2NaHCO3
2P2O5
2+
2﹣
Na2CO3+H2O+CO2↑
C.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Cu+2AgNO3═Cu(NO3)2+2Ag D.向氯化镁溶液中滴入硫酸钾溶液 MgCl2+K2SO4═MgSO4↓+2KCl 6.(2分)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第1页(共8页)
选项 A 实验操作 将燃着的木条放入盛有O2的集气瓶中 现 象 木条燃烧更旺 结论 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B C 将硝酸铵固体放入水中 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 液体温度下降 红色消失 物质溶解伴随能量变化 NaOH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 将一根未打磨的铝片放入 CuSO4溶液中 无固体析出 铝不如铜活泼 A.A B.B C.C D.D
7.(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酸
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
C.硫酸
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
第2页(共8页)
D.硫酸
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
8.(2分)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A.铁粉(Fe2O3)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B.NaCl溶液(MgCl2) 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 C.CO气体(C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铁粉末 D.K2SO4溶液(K2CO3)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9.(2分)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不符合要求的组合是( )
A. B.
C.
2+
2+
+
﹣
D.
2﹣
2﹣
10.(2分)某固体由Ba、Cu、Na、Cl、CO3、SO4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 ②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③在滤液中滴加足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通过步骤①可以确定原固体中一定不含的离子只有Cu B.无法确定该固体中是否含有Na和Cl
C.该固体由Na、Cl、CO3、SO4四种离子构成
+
﹣
2+
+
﹣
2﹣2﹣
﹣
D.将步骤①改为滴加Ba(NO3)2溶液,则通过步骤③可以确定固体中是否含有Cl
第3页(共8页)
二.填空与简答(共17分)
11.(4分)读识下列化学符号或微粒结构示意图,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阳离子的离子符号 ; (2)常见的一种气体单质的化学式为 ; (3)由④与⑤结合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写出一种由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12.(4分)次氯酸钠(NaClO)是常用的饮用水消毒剂,它的消毒原理是溶于水后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消毒杀菌。如果保存不当,NaClO还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Na2CO3)和次氯酸,致使消毒剂变质而失效。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次氯酸具有的性质为 ; (2)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3)写出NaClO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在运输和贮存NaClO消毒剂时,通常的保存方法为 。
13.(3分)同学们在学习溶液时,老师用固体M做了如下实验,图一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后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挥发):
(1)上述烧杯中,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填序号);
(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二对应的 (填序号); (3)据图二分析,要使30℃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第4页(共8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