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教案 ---宜昌广播电视大学
【小结】 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有:公司转变,紧缩和业务重组战略、波士顿矩阵、企业经营方向和经营结构选择、经营资源平衡配置、多元化经营的阻力和误区。 【作业】 说明波士顿矩阵分析法的应用意义,解释市场占有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的含义。
16
《管理学原理》教案 ---宜昌广播电视大学
【课题】
第六章 国际化经营战略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了解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和过程,认识国际化经营的特有问题,理解国际化经营环境下的信息资源转移。 【教学重、难点】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和过程、国际化经营的特有问题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纵观当今世界,现代大企业组织普遍采用多元化经营战略。从其发展轨迹看,走的是一条由单一经营到多元化经营的发展道路。实行多元化经营不仅旨在降低风险,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更是寻求机会,解决企业的长远发展问题的途径。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和过程
一、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动机 :寻找市场、寻找资源、寻求与国际政治体系的协调、寻求与国际经济体系的协调、提高管理效率。 二、 国际化经营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开展进出口业务即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材料购入市场开始国际化。原材料输入有两种形式:一是从国际市场直接购入;二是开发输入,如矿石的开发输入和食品的加工输入等。
第二阶段:在国外直接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在国外直接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可避免与所在国政府的各种保护政策发生摩擦,确保现有的市场地位。其分为两种形态:发达国家型,即为保护本国产业免受进口产品的冲击,发达国家开始制定一些保护政策,以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增强本国产品的销售竞争能力。发展中国家型,针对这些国家致力于进口替代产品的生产和来料加工出口的政策,要开拓市场就需在这些国家开设生产或加工企业,以帮助其振兴当地产业并赚取硬通货。
第三阶段:为追求低成本而在国外投资开设生产企业为了取得低于国内生产甚至低于世界其他地区生产的成本优势,除了人工费用低外,税率差异和汇率变动等因素也是形成成本优势的重要原因。
第四阶段:在销售市场建立生产经营基地从形式上看,它与第二阶段相似,但从投资目的看,第二阶段旨在避免贸易摩擦,属防御性策略;而本阶段旨在使生产经营活动更适合于当地市场需求,属进攻性策略。
17
《管理学原理》教案 ---宜昌广播电视大学
第五阶段:全球经营阶段当一家公司在经历了上述各阶段后,伴随着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人员、产品、资金和技术的不断扩大,公司已发展成为在全世界进行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的跨国公司,其国内业务只是全球经营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节 国际商务环境分析 一、 制度和市场环境
二、 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指企业国际经营所涉及的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体制和政府政策等,具体包括政府体制、政治稳定性和政府对外资的态度等内容。 三、 法律环境:国际商务的法律环境相当复杂,企业经营往往面临着众多法律的限制,这些法律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国内法律、国际法律、国外法律。
四、 社会文化环境:
五、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指企业开展国际商务所涉及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制度、发展水平等经济方面的环境。经济环境主要研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的完善和开放程度、基础设施状况、经济和物价的稳定程度和经济政策等内容。 六、 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是指一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及其应用程度,通常反映在国家整体的科技发展现状、科技结构、科技普及程度、科技人员的素质和质量以及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原材料、制造工艺、能源、技术装备等相关的科技发展动向等方面。
第三节 跨国企业的组织设计
一、 国际销售分部结构:这种结构是一种拥有出口部的国际企业层次结构。企业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往往就是在公司原有的组织结构基础上设立从事出口业务的国际销售分部。
二、 产品分部结构:这种结构是因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某种特定产品或者优势产品先行出口,甚至因为这种产品而在国外设立了生产分部而形成的一种组织结构。
三、 地区分部结构:在世界地区结构中,地区或国家成为多国公司以地区划分的分部。不同地区的企业,应该根据地区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战略,所以需要跨国企业针对自己发展的地区特点,采取灵活的组织设计。
四、 职能管理结构:职能管理结构中,企业的关键部门有较高的地位,可以对世界各地的公司分部进行适当的管理,这样就加强了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特别是管理的效率。
五、 混合结构:在跨国企业的混合结构中,企业可以通过跨地区、跨产品等灵活的方式在跨国企业内部任意地获取管理资源,取得最优的业绩。
18
《管理学原理》教案 ---宜昌广播电视大学
六、 世界矩阵结构:跨国企业的世界矩阵结构是跨国企业在地区和产品两个方面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在这种结构中,跨国企业同时采取了产品和地区两种授权方式,使得跨国企业的战略同时兼顾了地区战略和跨国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是一种很有效的组织结构。 第四节 企业跨国经营战略
一、 多国战略:多国战略中的每一个国家都是自我封闭的,其特点是分权管理。不同国家的购买者有着不同的期望与喜好不同的款式和特色,这个国家的竞争同那个国家的竞争是相互独立的,随着国家市场的不同,其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也存在着差别。
二、 全球战略:全球战略中国家之间的价格和竞争环境有着很强的联系,国际或全球市场才有真正的含义。对于一个全球行业来说,其公司在一个国家的竞争地位既影响着它在其他国家的竞争地位,也受到它在其他国家的竞争地位的影响。
第五节 国际化经营的难点
一、 政治与经济的矛盾:政治逻辑与经济逻辑的相互矛盾,常使企业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矛盾的根源仍在于国际化经营成果这张“大饼”在国家之间的分配比例问题。国际化经营不仅会引起对外经济摩擦,也会招致国内某些人士的担忧甚至反对,因为他们担心国内就业机会减少和技术的空洞化,实质上还是害怕肥水流入外人田。
二、 企业管理的矛盾:企业管理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企业环境管理与组织内部管理的冲突。从适应环境变动的角度看,企业应抛开政治逻辑的纠缠,按经济逻辑的要求,扩大企业经营的国际范围,即具有较强的离心力。从组织活动的内部管理角度看,国际化经营不利于人际沟通和相互协作,海外企业普遍缺少共同的语言和文化这一沟通的前提条件,人际交流困难,向心力较弱。矛盾遂由此而生。
三、 经营观念:上述两对难解的矛盾,也常令企业在国际化经营问题上举棋不定。事实证明,摆脱这种困境,离不开切实可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指导。但仅有一个战略又是不够的,还需要一种统一的经营观念。
【小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有: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和过程、国际商务环境分析、跨国企业的组织设计、企业跨国经营战略和国际化经营的难点。 【作业】 案例分析:通用与福特迥异的跨国并购战略及成效
提前出版的美国《财富》杂志日前公布了1999年度的美国500强企业的排名。通用汽车公司连续12年名列500强之首,年收入达到1890亿美元。1998
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