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 昼夜长短测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8:40: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测试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5︰03 5︰02 表 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间(注:升降旗时间与日出日落时间相同) 5.表所示三天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一、单选题

A.北半球,向南移B.北半球,向北移

随着四季更替,上海昼夜长短发生有规律变化。高一同学自进校2个多月以来,先后经历了军训,秋运动会、秋韵杯、团

C.南半球,向南移D.南半球,向北移 6.表中所示日期可能是

A.6月上旬 B.7月上旬 C.12月上旬

D.3月上旬

升旗时间 5︰04 降旗时间 19︰18 19︰19 19︰20 队之星等活动。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右下图中的 A.②与③之间 B.②与④之间 C.③与④之间 D.④与⑤之间

2.在此期间,上海地区昼夜长短及变化是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长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长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长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长

下图表示某日四地的昼夜长短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3.若图中有一地位于南半球,这一地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4.若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乙地位于东西半球 分界线上,当甲地日出时,可能乙地的地方时是( )

下表为我国某地连续两天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 7.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

A.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8.该地的经度大约是( ) A.112.5°E

B.90.5°E

C.118°E

D.122°E

下图是某日我国甲、乙两地昼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该日最可能是( ) A.3月25日

B.9月18日

C.11月1日

D.7月22日

10.关子甲地和乙地纬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4时40分 B.8时40分

A.甲地纬度高于乙地 C.甲、乙两地纬度相等

C.16时40分 D.21时40分

B.甲地纬度低于乙地 D.无法比较

1 / 7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测试

图为某地昼长年内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该地的纬度是( )

A.90°N B.66°34′ N

C.90°S D.66°34′S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

12.关于地球上昼夜现象的正确说法是( )

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

A.夏至日,地球上昼半球大于夜半球B.冬至日,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

19.冬至日过后三个月内,吉林省昼长将

C.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D.越靠近直射点,白昼时间越长

A.逐渐减小

2019年10月1日上午10时,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盛大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70周年阅兵式,阅兵活动时长约80分钟。下图为首次亮相的DF41洲际弹道导弹接受检阅。

13.图中DF41导弹运载车辆的前进方向应为

20.该

A.向北 B.向南 C.向西

D.向东

同学的观测与记录持续了( )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21.图中a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 )

B.黑夜时间短

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D.日出

A.端午节 B.劳动节 C.国庆节 D.元宵节

22.在图中b点对应的日期,世界各地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 ) A.日本春光明媚 B.北极出现极夜 C.南非华人欢度春节 纷飞

D.澳大利亚冬雪

E)每天的日出时间进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120°

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图中

横坐标表示日期,完成下列小题。 减小后增长

B.逐渐增长 D.先增长后减小

C.先

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 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

14.在美国洛杉矶(34°03’N,118°15’W)旅行的小明同学开始观看此次阅兵式直播时,当地时间为 A.6时

B.10时

C.12时

D.18时

15.该日,北京比洛杉矶

A.自转角速度大 时间晚

16.二分日,图中A--F各点中,与B点昼长相同而地方时不相同的点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7.夏至日,若A点昼长为12小时,则其所在纬线为(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北纬30゜

18.地球由B向C运动过程中( )

D.北纬60゜

左图为“2016年5月1日甲、乙、丙、丁四地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 / 7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测试

28.图中a、b、c、d四地,自北向南依次是 A.a、c、b、d B.d、a、b、c

C.a、b、c、d D.c、d、a、b 29.当扬州处在一年中夜最长时 A.a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23.四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丁、乙、丙、甲 D.乙、丙、甲、丁 24.此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位于右图中的(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北京时间2019年6月21日23时54分是夏至节气到来的时刻。下表为某城市夏至前后几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

25.2019年的夏至到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日期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B.b地为冬季 C.c地出现极昼现象 D.d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二、综合题

30.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所示的半球是_______。

(2)这一天的日期是_______日前后(填节气),地

球位于_______(远日点或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_____(快或慢);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 (3)A地昼长为______小时,D地的昼长为______

小时。

(4)自这一天后,太阳直射点将向_____(南或北)方向移动。 (5)A、B、C、D四地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 (6)C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 31.读下图,并完成以下要求:

(1)地球公转运动时,地轴和公转轨道平面保持______ 的夹角,而且北极总是指向______ 附近。 (2)当地球公转至①地时,太阳光直射______ ,时间是______ 月______ 日前后;若太阳光直射在

赤道上时,地球公转的位置应在图中的______ 地或______ 地,这两地的时间分别为______ 月______ 日或______ 月______ 日。 (3)不定项选择:地球公转产生了(______)

6月20日 06:27:04 21:55:01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6月21日 06:27:15 21:55:15 6月22日 06:27:29 21:55:28 6月23日 06:27:44 21:55:38 6月24日 06:28:02 21:55:46 26.该城市所在的经度大约为

A.153°E B.113°E C.87°E D.80°E 27.2019年7月1日至8月1日期间,该城市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B.昼长夜短,但昼渐短夜渐长

6月25日 06:28:22 21:55:52 C.昼短夜长,但昼渐长夜渐短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下图为“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图中节气为北半球节气,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昼夜交替现象 B.昼夜长短的变化 3 / 7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测试

C.四季的更替 D.地轴的倾斜

3.根据图示,甲地夜长12小时,即甲在赤道;乙地出现极昼现象;丙、丁均为昼短夜长,在同一半球;若有一地位于南半球,则只可能是乙地,故选B。

参考答案

1.B2.B【解析】

南移,3月上旬太阳直射南半球,BCD错误。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中①和⑤表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②表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③表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④表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上海市高一同学进校2个多月以来应在9月~11月期间,应位于夏至日与冬至日之间,选项B符合题意。9月至11月期间,太阳直射点前期在②与③之间,后期在③与④之间,排除A、C。9月至11月期间不在④与⑤之间,排除D。故选B。

2.9月至11月期间,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之前,直射点先在北半球,上海昼长夜短,排除A、C;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之后,直射点移至南半球,上海昼短夜长;在此期间,直射点一直向南运动,上海的昼渐短,夜渐长,排除D,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直射点位置和移动规律:每年春分日至秋分日,直射点在北半球,每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直射点在南半球;每年夏至日至冬至日,直射点向南移动,每年冬至日至次年夏至日,直射点向北移动。

3.B4.B【解析】【分析】 该题考查昼夜长短。

8.本题主要考查时差和昼夜长短的计算。昼长=日落-日出。从图中可看出第一天当地的昼长是,可推出第一天当地日出时间时地方时应是6:58,而北10小时4分钟。日出=(12-昼长/2)

京时间是6:49,说明两地时差9分钟,依据经度差1°,时差4分钟,可推出当地的经度约在122°E左右,故D正确。其余选项可排除。 9.C10.B 4 / 7

【解析】

7.从材料中可看出两地昼长都小于12小时,说明太阳昼短夜长,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排除CD;从材料可看出昼长逐渐变短,说明太阳直射点往南移,选B;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说明昼逐渐变长,故A排除。 7.B8.D 5.B6.A 【解析】

5.日落时间(降旗时间)-日出时间(升旗时间)=昼长,第一天的昼长为14时14分,第二天为14时16分,第三天昼长为14时18分。表所示三天中,昼长大于夜长,太阳直射北半球,昼长不断增加,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符合的是B。

6.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北移,符合的是6月上旬,A正确。7月上旬、12月上旬太阳直射点向4.若甲在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即甲为120°E,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即为20°W或160°E,当甲地日出即六点时,分别得到8时40分或20时40分,符合题意的选B。

搜索更多关于: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 昼夜长短测试 的文档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 昼夜长短测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vb868igyo8njyy26yqz6tzp834daf018q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