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帮助学生为以后从事导游工作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学生掌握并能够把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导游讲解的实践之中,为今后从事导游服务和旅游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以导游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来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根据导游员所应掌握的相关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
课程项目选取依据: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瞄准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使课程内容与导游职业资格要求零差异;二是为“导游文化”等后续职业能力课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使“导游基础”能够充分为专业课程服务,实现毕业就业零距离;三是按照项目选取课程内容和组织教学,不求学科体系的完整,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需求性。既体现了阶段性能力训练,又实现了综合能力的训练。
2、3 课程目标 A、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知识,分析、讲解旅游景点的文化特点。 (2)能够运用宗教文化知识,在宗教旅游场所有针对性地讲解四大宗教的起源、发展简况、基本教义,尊奉的主要对象、宗教经典、特殊称谓、宗教建筑布局、宗教著名景观,能够辨别佛像所在的位置、名称。
(3)能够运用古代建筑知识分析古代建筑的基本情况、辨别古建筑的等级、建筑物的种类、主要部分的构成、特点。
(4)能够运用中国古代园林知识分析旅游园林景点的构景要素与构景手段。 B、知识目标
(1)熟悉中国历史文化小常识;了解中国各民族的组成分布、汉族的传统节日等基本情况;掌握主要少数民族的民居、服饰、饮食、节庆、禁忌等民风民俗。
(2)了解中国四大宗教的起源、发展简况、基本教义;掌握尊奉的主要对象、宗教经典、特殊称谓、宗教建筑、宗教著名景观等知识。
(3)熟悉中国主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构成、分布及其特点。熟悉中国风景名胜区地理分布,掌握我国世界遗产及主要景区景点。
(4)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掌握古建筑的主要构成部分、等级、分类、主要特点、著名古建筑代表。
(5)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构景要素与常见的构景手段、著名园林代表;理解天人合一,人与自然融合的造园观念。
(6)了解中国烹饪的发展简况,熟悉中国烹饪的主要流派以及各主要风味流派的特点、代表作品;掌握中国最具特色的名茶、名酒、名贵中药、丝织刺绣品、陶瓷制品、文房四宝
21
以及各类著名的工艺品的基本常识。
(7)了解河南的地理及历史文化概况,掌握河南的重点旅游资源及风景名胜,熟悉河南的古今名人、重点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
C、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对旅游事业的热爱和爱国热情。 (2)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 (3)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 (4)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总标准
3、1 课程标识
计划学时:周课时4学时,共计76学时 适用对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开设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 3、2课程内容
此课程是根据导游人员资格证考试和旅游行业对导游人员的要求,确定的教学内容,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构建了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块。主要包括 八大模块。首先,这些项目模块基本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地理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对一个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从业人员来说,是必备的,也是充分的。其次,这些内容模块也是我们河南省导游资格证书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它既能满足对旅游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基本要求,也能和导游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另外,在实际导游工作中,不论是导游词的撰写,还是实际的对客导游讲解服务,这些历史文化知识及其应用训练,都是必要而充分的。
四、实施建议 4、1教材选用
《导游基础知识》陈珠芳主编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本教材对导游涉及的各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和讲解,知识面广泛,内容丰富实用,图文并茂。设计的互动栏目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2课程特点
(1)内容繁多,知识面广,涉及的领域十分丰富,包括历史、地理、民族、宗教、建筑、园林、饮食、风物等;
(2)属于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考点多,记忆难度大; (3)知识的单调性、琐碎性与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相违背;
(4)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对如历史、地理知识的重新学习兴趣不大; (5)涉及宗教、建筑等方面的内容比较抽象晦涩,学生不易消化。
22
4、3教学方法
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堵塞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渠道,忽视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必要性,同时还导致了教师很难从学生需求的角度来调整教学计划。这就要求实施开放型教学,逐步地把学生从课堂引向社会,从书本知识引向社会实践,丰富他们的知识,扩展他们的视野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
本课程采用以“快乐体验”为中心的综合教学法:
①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导游基础知识。
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幻灯片、光盘、实物图片投影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如:在“中国的民族民俗”一章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在课件中将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居住形式、饮食产品、生产生活等内容展现出来并配以解说,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并记住各少数民族的民俗,进一步开阔视野。
③课堂教学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引出讲授知识,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调动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④为便于学生对部分知识的理解,安排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和旅游景点参观。
4、4考核评价要求
每学期至少要进行一次期中和期末考试,考试要严格要求,考试方式为:闭卷,记分方法为:平时成绩占40%(10%的作业,10%的课堂表现,20%的课堂测验),期末考试占60%,其中10%的课堂表现分数由老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三项各占1/3产生,加重平时学习权重,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核;第一课堂考核成绩占70%,第二课堂考核成绩占30%;同时期末考试除理论考试外还有实践操作考试,根据导游人员资格证考试的要求,理论和实践考试都必须达到60分才认定及格。
内容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理论实训备注 项目 教学内容 总学时 课 第一堂课 2 8 10 10 2 6 6 6 课 0 2 4 4 1.以项目为载体,以能力实训为核心; 2. (1)知识与能力相结项目一 中国历史常识 项目二 中国地理景观 项目三 中国古代建筑 23
项目四 中国古典园林 项目五 中国四大宗教 项目六 中国民族民俗 项目七 中国饮食文化 项目八 中国风物特产 小 计
10 12 8 8 8 76 6 8 6 8 6 54 4 4 2 0 2 22 合,以能力为主;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 考核方式与标准 序考核方式 号 属于过程考核,在每个项目教学过程中实施,1 项目考核 具体考核学生业务知识。 笔试或口属于阶段考核,共考核1次,具体考核学生实2 试 3 4 合计
成绩比例考核内容 (%) 60 30 际操作的能力。 小组成员根据小组作业中的表现进行评分 自我评价 5 5 100 小组互评 自评 五、学习情境标准 学习情境1 设计
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