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年整理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doc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0:33: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学 海 无 涯

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必修一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生命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既是个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是有:草覆虫、酵母菌、衣澡,蘑菇 原核生物有:支原体, 蓝藻, 细菌,放线菌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为:有无核膜. 注: 乳酸菌(细菌) 衣澡、酵母菌、霉菌、蘑菇(真菌) 细胞学说建立者: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一、细胞的分子组成 大量元素:C、 O、H、N、S、P、Ca、Mg、K等(基本元素C) 微量元素:Zn. Cu . Fe. B . Mn .Mo

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元素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不同. 水(细胞中含量最多) 无机物 无机盐 蛋白质(生命活动的承担者,细胞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 有机物 脂质 糖类:主要能源物质 核酸:遗传物质 化合物的鉴定: 检测种类 试剂 颜色反应 还原糖 斐林试剂(水浴加热) 砖红色沉淀 脂肪 苏丹Ⅲ 橘黄色 苏丹Ⅳ 红色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DNA 甲基绿 绿色 RNA 吡罗红 红色 1、蛋白质(单位: 氨基酸) 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约有20种, 必需氨基酸8种和非必需氨基酸12种 .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构成方式: 脱水缩合 肽键:—NH—CO— 脱去水分子的个数 = 形成的肽键个数 = 氨基酸个数n – 肽链条数m 蛋白质分子量 = 氨基酸分子量 ╳ 氨基酸个数 - 水的个数 ╳ 18 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 = 肽链数 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2、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DNA或RNA)

DNA(脱氧核糖核酸) RNA(核糖核酸)

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化学组成 磷酸(P)+ 脱氧核糖+碱基(A.T.C.G.) 磷酸(P)+ 核糖+碱基(A.U.C.G.) 存在场所 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

有) 细胞质中

链数 双链(螺旋结构) 单链

染色剂 甲基绿---绿色 吡罗红---红色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NA 和RNA各含4种碱基,4种核苷酸,细胞生物核酸中含有的碱基总数为:5 核苷酸数为 8

8%的盐酸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0.9%的NaCl的作用:保持动物细胞的细胞形态 3、糖类 单糖 核糖,脱氧核糖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糖类 二糖 蔗糖、麦芽糖(植物) C、H、O 乳糖(动物乳汁中) 多糖(单位淀粉 (植物) 植物贮能物质 都是葡萄纤维素 (植物) 细胞壁主要成分 糖) 糖原 (动物) 动物贮能物质 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4、脂质 分类 常见种类 功能 脂肪(C、H、O) ∕ 1、主要储能物质 脂质 磷脂(C、H、N、 ∕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C、H、O P) N、P 胆固醇 细胞膜成分,参与脂质的运输 固醇 性激素 维持生物第二性征,促进生殖器官发育 维生素D 有利于Ca吸收 5、水 包括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越多,新陈代谢越旺盛, 6、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功能: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Mg2+构成叶绿素、Fe2+

构成血红蛋白

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

③、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学 海 无 涯

二、细胞的结构

1、细胞器 [2]、线粒体: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车间”(双膜) [1]叶绿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场所 “能量转换站”,(双膜) [4]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场所。(无膜)

[8]内质网:蛋白质初步加工,脂质合成的“车间”(单膜)

[7]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包装(单膜)

[5]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 的有丝分裂有关。(无膜) [3]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单膜)

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单膜) 双膜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 无膜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植物特有细胞结构有:细胞壁、_叶绿体、液泡,而动物所特有的是中心体 分泌蛋白的合成:

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初加工)→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线粒体供能] 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2、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核 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2.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3、核 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 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3、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细胞膜的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糖被(与细胞识别有关)

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1.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1、具有半透膜 2、膜两侧有浓度差 3.、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死细胞与动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质:原生质层 壁:细胞壁 大分子如蛋白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胞吐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三、细胞的代谢 1、跨膜运输 比较项目 运输方向(浓度) 载体 能量 代表例子 自由扩散 高→低 × × O2、CO2、H2O、乙醇、甘油等 协助扩散 高→低 √ ×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等 主动运输 低→高 √ √ 氨基酸、各种离子等

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 特性: ①、高效性 ②、专一性: 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酶的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也有少数是RNA。

3、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三磷酸腺苷)

ATP是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结构简式:A-P~P~P ~:高能磷酸键 ATP与ADP的转化:ATP 酶 ADP+ Pi + 能量

动物细胞合成ATP,所需能量来自于_呼吸作用;植物细胞合成ATP,所需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有氧呼吸:(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4、细胞呼吸

有氧呼吸: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反应式:C酶 6H12O6 + 6O2 6CO2 + 6H2O + 能量

无氧呼吸: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反应式: C6H12O6 2C2H5OH(酒精)+ 2CO2 + 少量能量

C6H12O6 2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

5、能量之源----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条件:一定需要光

光反应阶段 场所:类囊体薄膜,

光 过程:

(1)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H]和O2; 合作 2H2O—→4[H] + O2 用(2)形成ATP:ADP+Pi+光能???酶ATP 的 过 能量变化:光能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条件: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

场所:叶绿体基质 暗反应阶段 过程:(1)CO2的固定:CO2 + C5 → 2C3

(2)C3的还原: C3 + [H] ATP (CH2O)

能量变化: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学 海 无 涯

色素提取: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 碳酸钙防止色素受到破坏。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素b (黄绿色) 色素

胡萝卜素 (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 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黄素 (黄色)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有:1、光照强度2、温度:3、二氧化碳浓度4、水:

6、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死亡

细胞衰老的特征:1.水分减少,新陈代谢减慢,呼吸减慢,2.酶的活性降低3.色素累积4. 细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癌细胞的特征:①无限增殖,容易分散和转移;②形态结构变化;

内因:人体细胞内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外因:物理、化学、病毒致癌因子 恶性肿瘤的防治:远离致癌因子,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治疗方式:切除、放疗、化疗

必修二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判断下面是否是相对性状:

兔的长毛和黑毛( ) 碗豆的黄色和绿色( ) 人的卷发和长发( )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如DD×dd ,F1代自交后

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纯合子:如DD或dd。 杂合子:如Dd。

杂交:遗传因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Dd×dd、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Dd×Dd。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 如:Dd×dd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测交法、自交法

4.基因: 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一般用大小写字母表示)如A的等位基因为a,B的等位基因为b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如碗豆表现出高茎和矮茎 基因型:因组成(用字母表示),如高茎的基因型为DD或Dd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2对):A与B,C与D

非同源染色体(4对):A与C,A与D,B与C,B与D 姐妹染色单体:a.a’ b.b’ c.c’ d.d’ 四分体(2个)a.a’.b.b’ c.c’ .d.d’

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个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人体有23对染色体,46条染色体。

一、有丝分裂: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精子形成)1个精原细胞 4个精子

卵细胞

形成:1个卵原细胞 1个卵细胞+3个极体

着丝点分开,染色单体为0

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可形成2n

种精子(卵细胞);

1个精原细胞可形成2种精子。1个卵原细胞可形成1种卵细胞。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搜索更多关于: 2020年整理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doc 的文档
2020年整理高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vtlz0wwdm8qp2012imx4yj364q360011j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