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B.教师少讲,学生多活动 C.教师多问,学生多回答 D.教师要讲深、讲透、讲全
35.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包括【 】 A.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B.主体价值 C.创造价值 D.教育价值
36.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
37.教学过程的结构即教学过程的【 】 A.基本内容 B.基本阶段 C.基本环节 D.基本原则
38.我国的教育专著《学记》中提出的“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了【 】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A.游戏与学习
B.课内与课外 C.学习与思考 D.学习与行动
39.教师在德育工作中抓“闪光点”以提高学生品德的做法,体现了【 】的德育原则。 A.说理疏导
B.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 C.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D.可接受性
40.【 】强调应培养“身心既美且善”的公民。 A.古雅典教育 B.古斯巴达教育 C.古埃及教育 D.古印度教育
41.学校产生所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 A.校舍、教师、学生 B.设施、师资、教材 C.教师、学生、教材
D.剩余劳动、社会需要、文字
42.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 A.哲学观念 B.人性假设
C.理想人格
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43.【 】被誉为世界教育史上的“课程理论之父”。 A.泰勒 B.斯腾豪斯 C.华勒 D.赫尔巴特
44.教育研究首先必须遵守的原则是【 】 A.伦理原则 B.匿名原则 C.保密原则 D.自愿原则
45.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教育现象及其规律,反映了人们在教育学建构中的【 】 A.科学取向 B.实践取向 C.规范取向 D.人文取向
46.观察法是学校教育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以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对象的活动为标准,可以将观察法分为【 】 A.定量观察与定性观察 B.开放式观察与封闭式观察
C.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D.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
47.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育问题 D.教育理论
48.在课外、校外教育中,教师处于【 】 A.领导地位 B.启发指导地位 C.顾问地位 D.主导地位
49.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育建议的研究方法属于【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50.学校体育能使学生在劳累之后在体力和精神上得到恢复和放松。这是指体育的【 】 A.健体功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