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的策略研究
(1)成立课题小组。 (2)做好实验前测。
(3)加强学习,掌握理论,学习研究方案,让课题组成员都了解该实验的内涵,并组
织专题学习或讲座交流活动。
本阶段成果为:《小学生阅读现状调查报告》
2、实施阶段(2011.1——2013.6) 主要任务:围绕课题开展各类专题研究。
(1)制定实验方案:确定实验目的和内容,制定出每学期的实验步骤和措施。
(2)开展各类专题研究。
——开始启动实验,动员所有任课教师的力量,并取得家长支持。
——紧紧围绕实验确定的研究内容,开展相关的研究。
——特别关注读书积极学生的变化,及时总结,或请他们自述成文,以给他人借鉴、
学习。
本阶段成果为:课外阅读篇目的确立;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案例收集
3、总结阶段(2013.7——2013.9)
(1)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情况。完成各项课题的研究任务,撰写实验结题报告,确定今
后进一步研究实验的方向和重点。
(2)对整个实验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验收,形成研究成果,实施推广。 本阶段成果为:《有效指导,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总结报告》 《课外阅
读指导课的案例集》 (三)研究措施
1、成立课题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课题研究。
2、加大宣传,向家长宣传学生课外阅读的好处和意义,力争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校内、校外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学生自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等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
读的兴趣。 6 / 8
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的策略研究
3、以教师的阅读带动学生的阅读,发挥教师的引导、身教作用。
4、组织不间断的学习,把教师的自我学习和课题组组织的集中学习、外出学习相结合,大范围收集信息,利用因特网资源、专家资源和其他子课题研究资源,取他人之长,补
自己之短。
5、立足实践。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要勇于实践,努力探索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方法,从每一节课做起,并注意积累实验的原始资料;要经常和学校老师、课题组其他老师交流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得与失,互相启发,共同进步;要及时反思自己的实践,使之提升
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实践。
6、 结合课题研究,学校经常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学生的阅读、教师阅读指
导课竞赛、图书室开放日等,营造书香满园、人人读书的良好氛围。
7、及时总结,推进实验的不断深入。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 王 莉(小学一级教师,银川市优秀教师,灵武市语文骨干教师。撰写的十余篇论文在国家、区、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并主持了银川市十一五重点课题《农村
少数民族聚居区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策略的研究》,此课题现已结题并参加评奖。) 主要职责:完成课题立项申请报告;课题实施方案的设计;全面负责本课题的研究
进程;总结整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成员:马金芳 刘佳文 高艳华 韩颜花 马学敏
主要职责:具体实施行动研究,并积累典型案例和经验,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行反
思研究,提炼研究成果,并将成果及时运用于教学实践,让学生及时受益。
八、预设的研究结果
1、探索出在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指导、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课外阅读过程的
指导、各类型阅读指导课的开展方面的有效策略,并在实践工作中运用、推广。
2、收集、整理学生读书笔记、阅读卡,并归集成册。
7 / 8
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的策略研究
3、撰写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的策略研究报告。 4. 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案例、论文归集成册。
8 /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