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开题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8 5:02: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农村中学小班化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应用》

题 报

义县前杨初级中学 徐海峰

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社会对优质教育追求的需要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人们对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的变化总是和经济社会的变化有着最直接的关联,小班化的出现就是如此。随着出生人口负增长、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期望的提高,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在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渐露风采,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

(二)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 进入新世纪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增长,一方面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合格学校在加速建设中;另一方面农村学校学生人数又明显减少,校舍、设备和教师等教学资源将有较多的充裕,为实施小班化教学提供了条件。 “小班化教育”是目前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尝试。在国内,有些农村学校学生数已经达到了小班化教学的客观要求,农村学校教学资源无论从外部硬件,还是师资软件均逐步完善。因此,农村教学可以进行小班化教学尝试,充分发掘自身的优势,勇于创新。小班化教学将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在农村推进素质教育,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小班化课堂教学现实的需要

我们学校在2013年通过小班化课堂教学的调研,发现教师在观念上、方法上没有大的改变,对小班化教学最大的变化只是“批改作业比原来容易多了”。我们对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单独回答问题”的学生人数作了统计,发现一堂课中最多的8人次,但仍有部分教师习惯于“满堂问满堂答”甚至于“自问自答”。小班化教学效果得不到应有的体现。研究表明:小班化教学具有班额小、人均空间大、学生少、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多等特征,对于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业成绩,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等具有明显的效果。如何进行小班化教学改革,构建自主优质的课堂,使小班化教学实现科学高效的问题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农村中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研究”课题。

二、选题意义和价值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小班化教学从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发展为60年代英国非形式性教育,到70年代日本的个性化、个别化教育至80年代韩国的开放教育,直至1996年,我国上海率先进行小班化教学实验研究。目前,上海、北京、南京、广东省、江苏省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早已开展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小班化教学”的课题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它们共同的教育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基础知识为根本,以人性化教育为前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农村,小班化教学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在农村义务教育小班化教学中实现高效课堂的问题仍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越受老师关注的条件下越容易取得成功。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学生数的减少,使得教师比较容易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新基础教育”认为: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 2.课题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主要创新之处

班级学额的减少,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关注每一个孩子,小班化教学使每个孩子拥有更加平等的教育机会,提高了学生个体充分接受教育的程度,个性得到更加主动的发展,再加上教师竭力营造的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有了更多的表现自己的需求和机会。为此,我觉得小班化的教学要走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之路,当然这条路一定要建立在教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与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之上。 三、研究目标、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1.构建出适应初中小班化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2.提炼总结出“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的管理、教学和评价等方面具有一定特色和推广价值的方法与经验。

3.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全面提升教师为学生“学”服务的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充分发展。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初中各学科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应用;

2.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

3.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创新之处

小班化教学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索成为可能,也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充分。

从教学过程角度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强化积极的人际互动;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老师的教学品质,降低了教学劳力。

从教学结果角度有利于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欲望;

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得到个性化的教学,促使人人成功

四、 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方法

1.调查观察法。用于了解各班小班化课堂教学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以便对症下药;判断得出小班化教学对学生和教师发展的影响。

2.文献资料法。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和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初步提出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

3.行动研究法。通过行动实践进行研究,不断优化、完善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构建起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4.经验总结法。在大量的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成功的经验,并适当进行理论上的提升,提炼出适应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的管理和评价的方法和经验。

5.比较研究法。用于研究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农村的适用性研究,不断完善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群。

(二)研究的思路 1.调查现状,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初步提出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2.逐渐增加实验老师,通过行动研究,不断完善、优化和构建起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对研究中总结积累的经验材料进行筛选,提炼出有利于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的管理和评价的方法和经验。

4.通过研究,判断得出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对学生和教师发展的影响 五、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4.11~2014.12):

(1)了解小班化教学情况,收集并学习与相关资料,了解课题研究的现状,对课题研究的价值和可行性作初步论证。

(2)成立课题组,讨论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申请立项。 2、实验启动阶段(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 (1)课题组开好开题会,明确实验的任务要求 (2)开展实验动员大会 (3)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2.研究阶段(2015.3~2015.9):

第一阶段(2015.3~2015.4)

①在初中的语文、英语、政治、体育、美术等学科展开研究,初步构建起各学科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第二阶段(2015.4~2015.11)

(1)、验证研究,进一步完善已构建起的学科教学模式;

通过与传统的“大班”比较,能否发现“小班”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和心理品质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个性也得到充分的发展。具体地说,各学科成绩要普遍高于“大班”,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表达能力、适应能力等也有明显提高。

(2)、通过组织相关教研活动,促进成果的形成和研究的深入。

3.总结阶段(2015.11~2015.12):

(1)总结写出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群的构建和应用研究论文或报告。 (2)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申请课题研究成果鉴定。 六、课题组构成及分工 研究内容分工:

1、徐海峰负责:调查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张娟、宋丹负责:解决小班化高效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3、尹鹏程负责:增强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的案例

4、尹志新负责:关于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的调查及分析 最终成果:形成研究报告 负责人:徐海峰 七、组织保障

校领导班子已形成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共识,把加强对教学科研工作的领导作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

该课题负责人徐海峰为前杨初级中学德育主任,县级骨干教师,承担过国家、省、市、县级的课题研究,其余教师均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成员不论从学历、职称、教学能力和研究经验都具备研究此课题的条件。

我校的教学设施先进,现代化水平很高,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班都有,教师电子阅览室能充分合理使用。图书资料丰富,藏书有9000多册。教师有专用计算机,上网查阅资料方便快捷。

我校在课题研究经费使用方面实行实报实销制度,完全可以保证课题所需经费。

在此实验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常抓不懈,力求做好做实。

搜索更多关于: 开题报告 的文档
开题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vx7w0qet51xu1x81dzc4m0xd0pw4b00ni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