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单元 走向新世纪 第三十四节《新时代》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感受、学唱、体验《走进新时代》、《你是这样的人》、《祖国颂》这
三首歌曲,体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二)体悟不同表演形式、不同演唱形式,所体现的不同艺术效果给人们心灵与
情感带来的不同感受。
(三)认识、理解音乐艺术的社会功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感受、学唱、体验《走进新时代》、《你是这样的人》、《祖国
颂》这三首歌曲,体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感知音乐的社会功能。
难点:学唱、体验、感悟作品的音乐情感及社会价值,体悟音乐的社会功
能,提高对音乐的理性鉴赏水平。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节课聆听歌曲《走进新时代》、《你是这样的人》、《祖国颂》。 四、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课本和配套的课件资源。 五、教学方法与指导策略:
(一)教学方法:学生感受、体验,教师引导、点拨。 (二)对不同表演形式、不同演唱形式进行比较欣赏,提高对音乐的理性鉴赏水
平。
六、教学过程: 教学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环节 一、 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声乐曲《走进随音乐进教室,调整创设学习氛新时代》 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围 二、 新授课:(演示课 为学习新课导件) 做铺垫 入 (一)对比欣赏声乐曲和钢 琴协奏曲《走进新时 代》,感受体验这两种 表现形式的艺术效聆听、体验 果。 体验同一首1、播放钢琴协奏曲《走进新时代》 2、引导学生讨论两种表现形式的不同艺术效果 3、作品分析(出示谱例) 作品作于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前夕。抒发了中国人民在世纪之交,在“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下,满怀豪迈地走进新时代的情怀。 歌曲为两段体,第一段叙述性的直叙,表达了我们豪迈的心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第二段旋律基本上在高声区流动,情绪显得更为激动,与第一段形成对比。 新知 4、指导学生演唱、体验、表现作品的情感。 探索 (二)聆听独唱和合唱《你是这样的人》,体验两种演 唱形式的不同艺术效果。 1、播放独唱《你是这样的 人》 2、播放合唱《你是这样的 人》 3、引导学生谈聆听两种 演唱形式的不同感受 4、作品分析 《你是这样的人》是电视 纪录片《百年恩来》主题 歌,是为纪念周总理诞辰 一百周年而作。这是对伟 人的颂歌。 (1)引导学生结合谱例分析: 第一段由“3 2 4 ? 3| 2 — 6 — | ”的核心音.对比感受、交流、 歌曲,采取不 同表现形式, 给人不同的看谱例分析作品 心灵感受 演唱、体验、对比歌曲两段的不同情绪及艺术表现手段 聆听、对比感受 交流不同的感受 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 思考:歌曲情绪有什么变化?运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手段? 视唱、体验歌曲表达调发展而成,宽广的节的情绪 奏和级进的旋律,叙述3 2 4 ? 3 | 2 — 6.性的语调,抒发对总理—| 通过演唱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的向往 体验同一首歌不同的演唱形式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提高对音乐的理性鉴赏水平 通过分析感的思念之情。 (2)第二段乐句“ 1 2 | 3 6 — ”的音调反复出现,与第一段级进音程形成对比,使得情绪逐渐激动,把全曲推向高潮。 (3)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感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4、让学生学唱最让他们感动的几句 (三)欣赏《祖国颂》 1、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2、播放视频《祖国颂》 3、分析作品 (1) 启发、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结构:ABA′ (2) 启发、引导学生分析A段的音乐特点。(教师范唱或播放片段) (3) 启发、引导学生分析B段的音乐特点。(教师范唱或播放片段) (4) A′段的音乐特点(教师范唱或播放片段) 4、学唱歌曲第一片段 (1)学唱片段的主旋律 (2)逐步练习分声部合唱 (四)启发、引导学生说出三首作品有什么共同点: 颂歌体裁 (五)播放几首不同时期的 1 2 | 3 6 — 演唱、体验、表现歌曲 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聆听并画出歌曲结构示意图 思考、讨论、回答 思考、讨论、回答 A段的旋律有何特点?演唱形式?描写的什么内容?(再次聆听感受) B段与A段相比,音乐风格有何变化?什么演唱形式?(再次聆听感受) A′与第一段对比有何不同? (再次聆听感受) 演唱、体验作品 思考、讨论、回答 了解颂歌体裁 聆听、体悟 受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段及深刻的思想内涵 让学生亲身参与演唱、表现歌曲,更深层次的体悟歌曲的情感内涵 了解作品结构提高理性鉴赏水平 通过作品分析体验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段 深入理解作品 亲身感受合唱的魅力 体悟不同时代歌曲反映(六)引导学生讨论音乐的不同的社会社会功能 内容及时代 精神 认识、体悟音乐的社会功能 通过学习你获得了哪对自己学习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些新的启示和新的人的一个回顾拓展 受 生规划? 总结 七、教学评价设计 演唱检测:课上学唱效果个别和小组检测、评价。 谈学习体悟与感受检测,师生共同评价。
配套练习:
1、音乐艺术有哪些社会功能?
2、通过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新的启示和新的人生规划?
声乐作品片段 交流感受、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