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助教岗位聘用条件
第二十八条 取得硕士学位,加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学术团队。
第六章 聘用程序
第二十九条 教师岗位聘用按照“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专家评审、学校聘用”的程序进行。
第三十条 应聘教师高级岗位者,须向学院(部)教授委员会提出申请。学院(部)将其任期内取得的相关成果在学院(部)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公示期满,应聘者向学院(部)教授委员会进行工作述职。教授委员会结合网上公示结果按照核定岗位限额进行投票表决,并将拟聘人选报人事处。
第三十一条 学校对教授岗位拟聘人选的代表性论著进行校外同行专家通讯评审。人事处汇总评审意见后,提交学校教师高级岗位聘用委员会评审聘用。
第三十二条 副教授及以下岗位的评审聘用工作由学院(部)教授委员会组织实施。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学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不作教学条件要求,根据其学术能力和水平直接聘用至相应级别的教师岗位。 第三十四条 教师高级岗位聘用实行隔年申报制度,申报当年未能受聘者,次年不再具备申报资格。申报教授岗位的,以学校受理为准;申报副教授岗位的,以学院(部)受理为准。
第三十五条 应聘各级岗位教师的外语能力和水平须达到《东北师范大学关于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外语考试的规定》(东师校发字[2010]73号)的有关要求。
第三十六条 “高职低聘”的教师申请应聘原“高职”岗位,须按本办法重新参加评聘,参评成果为申请应聘时五年内的成果。 第三十七条 各学院(部)可结合本单位学科特点和岗位实际,在不低于本办法规定的聘用条件基础上,制定本单位教师高
级岗位聘用条件,并报学校备案后实施。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中关于“海外研修经历”的规定,自2018年起执行。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6年起试行,由人事处负责解释。《东北师范大学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东师党发字[2007]32号)中相关内容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附表1 教研型教授岗位聘用条件(教育教学)
必选项 教学工作量(a) 教学质量(b) 可选项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X) (1)系统讲授本专业2门以上课程(公共课教学单位达到《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学评(1)参编正式出版的教材或教学研究著作(带和无本科生教学任务的研究所及培训机构的教师除外),价实施办法》规定的相应标准。 ISBN号),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教学研其中至少讲授1门必修课。 (2)每学年平均实际教学工作量不低于学院规定教学工作量。 (3)担任本科生或研究生导师;指导本科生的专业实习或毕业论文(公共课教学单位和无本科生教学任务的研究所及培训机构的教师除外)。 究论文; (2)作为主要成员参加省级及以上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或主持校级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 (3)作为主要成员获得1项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或专项教师奖。 (4)作为第一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学科竞赛类省级及以上奖励。 注:表中所述各项以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核定为准。
附表2 教研型教授岗位聘用条件(科研业绩)
必选项 科研项目(a) 学术论文(b) 可选项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X) 人文社科类 主持1项B类及以上5篇C类及以上学术论文,(1)2篇A类或单篇CSSCI他引次数不低于15次的论文; 项目,或2项C类项其中不少于3篇校外且至(2)1部学术专著或译著(教授委员会认定); 目且至少1项为纵向。 少1篇为A类或单篇(3)1篇B类及以上咨询报告或B类及以上文艺创作; 主持1项B类及以上5篇SCI(E)或SSCI检(1)2篇超过学科平均影响因子SCI(E)或SSCI检索论文,或1篇超过学项目,或主持纵向项索论文,或8篇EI检索期科平均影响因子2倍以上,或2篇单篇SCI(或SSCI)他引次数不低于20次,目可支配经费累计达刊论文(工程类)。其中1或1篇单篇SCI(或SSCI)他引次数不低于30次; 理工农医类到100万元以上。 篇超过学科平均影响因子(2)1部学术专著; 或1篇单篇SCI(或SSCI)(3)1项发明专利,或知识产权转让实施到校经费50万以上(包括专利、软他引次数不低于20次。 件著作权等); (4)C类奖励第1位,或B类奖励前3位,或A类奖励参加者; (5)以前2位完成人身份制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1项; (6)取得B类以上审定品种1项。 (1)表中所述各项以科研管理部门核定为准(下同)。 (2) 理工农医类和计算机类学术论文要求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人文与社会科学、艺术类和体育类学术论文要求第一作者(下同)。 备注 (3)单篇他引论文不计发表时间,他引次数为任现职以来的引用次数。(下同) (4)表中所列专著要求自著或合著第一作者,教材要求自编或第一主编,译著要求自译或第一译者,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为排名第一位(下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