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追寻美术家的视线教学反思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5 15:57: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追寻美术家的视线教学反思

新课程容量大,视角新,思维多元,求变化,除了使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有关知识外,还要进行比较深入的艺术分析,以增强学生感受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组织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开展对不同作品的比较和作品的评论。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直观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努力做到课堂欣赏教学与组织课外活动相结合,提高鉴赏能力,帮助更好的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自画像是美术作品中表现比较多的一个主题,很多自画像作品不仅是美术家的自我认同和角色定位,还通过其反映了美术家浓缩的人生,透过美术家的自画像,往往能够较真实的把握美术家的审美趣味和人生理想,甚至还能粗略的勾画出美术家的生活起伏。另外,每个不同场景中美术家自我的表达又不是不同的,这也反映了文化的影响和地域不同带来的作品上的变化。

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但对社会的理解不深,往往习惯将自己的主观想象投射到美术家的身上,脱离历史,所以本人设置了以下的教学策略:

首先结合具体美术作品的分析,来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主要思想和内容,从三个方面出发:1,美术家眼中的自我和美术家社会地位是怎样的呢?2,自画像体现了美术家浓缩的人生。3,场景中的自我。通过对伦勃朗和凡高的作品的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他们的生平及艺术分格,理解他们的自画像中自我意识的表达。

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另一方面通过历史背景的讲解来加深学生对美术家的自我和社会的关系这个问题的认识,运用作品的直观感受,启发式教学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思考。

其次是运用美术欣赏的辅助材料。在本科后段,我安排了学生欣赏的《想念梵高》,通过视频,激发学生动手的兴趣,为后面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张自画像带来激情。

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美术家身份和地位的历史发展,理解美术家进行自画像创作的美术文化根源。学生学会并能运用观察,借鉴,模仿,尝试等方式逐步培养和提高美术鉴赏的学习技能。

学生使用判断思考,回答问题,讨论交流,比较分析,分组研究,尝试动手等学习方法,按感受——分析研究——理解感受——审美获取——主动表现的学习过程, 完成自我肯定的自画像创作的过程。

但是这些对于我们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说,要达到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法上我采用了设疑提问,作品欣赏,组织讨论,平等对话,小结归纳,图形示范等,让学生对于美术家创作的自画像的意念和表现形式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应该简化一些不必要的部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再轻松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搜索更多关于: 追寻美术家的视线教学反思 的文档
追寻美术家的视线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w3yv6gsx04oweh0q68m0sr9z0p08p00ny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