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7.5 水泥砂浆砌筑;地面以上外墙、楼梯间墙、分户墙及120 厚隔墙采用KP1 型MU10 烧结
多孔砖,M5 砂混合浆砌筑;其余240 或180 厚内墙均采用500 级加气砼砌块,M5 混合砂浆
砌筑。
1.2.3 基坑围护
本工程±0.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21.300m(黄海高程),设计室内外高差为0.450m,现自然地
坪绝对标高约为18.000~22.500m,相对标高为-3.300~1.200m,场地西北角地势较高,地
下室基坑平面布置不规则,开挖面积大、深度深,工程量较大。A 区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为-
6.450m,局部挖深为7.650m;B 区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为-7.550m,基坑底标高为-8.200,实
际挖深为4.900m。根据基坑围护设计图,本工程基坑围护结构体系采用土钉墙支护结构体系,
局部(三个高坡地方)设置部分预应力锚杆予以加强。基坑支护土钉墙采用2~11 排土钉锚
杆,局部预应力锚杆予加固。
锚杆位于区采用钢筋Ф20、Ф28 及钢管Ф48×3.5,锚杆长6000~15000,第一至第三锚杆竖
直间距均为1.50m,水平间距1.0~1.50m。锚杆与水平面夹角为10o 。喷射厚100 ㎜ C20 砼
面层,内配钢筋网为φ8@200×200 ㎜。
13
第3节地理环境及现场条件
1.3.1 地理环境及地质概况
本工程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路与三台山路交叉路口南部,东北侧距西湖风景区仅100m 左右,
新三台山路在场地东北部斜穿而过。拟建场现状为低山丘陵区,植被发育,场地地势起伏较大,
中部、南部低山区地势高,东部、西部及北部山谷地势较低,场地西区分布有地下室人防工程。
场地山谷区表层主要为全新世冲洪积物,中部为晚更新世冲洪积地层,下部为二叠系海相沉积
岩层,主要为灰岩;山坡及山脊区表层主要为全新世残积地质,下部为二叠系海相沉积岩层,
主要为灰岩。本场地的地下水为潜水类型,埋藏较深,在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埋深为2.25~
4.35m,主要受大气降水影响,地下水位随季节性变化较大。
第三章施工条件及准备工作 第1节施工条件
根据施工图的总平面图和现场踏勘,工程施工条件基本满足,现场的临时用水、用电,其水源
和电源的接头均由建设单位接至现场或附近。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施工总平面布置需按地
下结构施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和装修、设备安装施工,进行分阶段数次策划布置。
14
第2节施工准备工作
2.2.1 开工前准备
⑴ 组织部分管理人员和劳动力按需分批进场,进行施工及生活用房搭建,组织施工场地清理
等前期工作,并进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⑵ 安排施工用各种机具设备,分批调度进场,根据平面布置就位,并接通或调整施工用水、
用电。
⑶ 办妥各项有关施工证件手续,执行国家和当地有关规定条例办法,做到有准备开工,按规
范施工。
⑷ 计划主材来源,对各种材料、半成品等征得发包方同意后,进行订货供料合同和手续,并
按施工进度计划提前进料供货,按指定地点堆放或进仓入库。
2.2.2 施工技术准备
⑴ 技术资料准备
在开工前及时收集和编制各种技术资料,包括工程地质资料、建筑红线图、建筑许可证、施工
图、施工组织设计和预算、材料工本分析或成本分析等前期准备工作。
15
⑵ 施工技术准备
自进场之日起立即着手技术准备,一方面使有关人员仔细阅读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及相关
细节;另一方面开展钢筋翻样、木工翻样、混凝土级配试验、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等技术准备
工作,同时根据施工需要编制更为详细的施工作业指导书,从而使工程一开始就受控于规范的
技术管理,进而确保工程质量。
⑶ 物资准备
材料构(配)件、制品、机具和设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资基础,这些物资的准备工作必
须在开工前完成,根据各种物资的需用量计划,分别落实货源,提前订货,安排运输和储备,
使能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
⑷ 劳动组织准备
建立工程项目的领导机构,设立现场项目部,配齐管理人员,调集优秀施工班组队伍进场,进
行施工组织设计(深化)及技术交底,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⑸ 现场交接准备
如我公司中标立即派出有关人员进驻施工现场,进行现场交接的准备,其重点是对各控制点、
控制线、标高等进行复核,对目前的施工现场进行部署,以便整个现场能符合我公司的布置原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