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内科急诊-心肺复苏并发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6:49: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三、心肺复苏并发症

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以及在心肺复苏之后,即使操作正确,仍有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因此医务人员要仔细认真观察,及早发现、诊断,及时处理。

1.骨折

⑴原因:在胸外按压时如果按压用力过猛、按压部位不正确,或老龄患者骨质脆弱,常易引起肋骨骨折和胸骨骨折。其中肋骨骨折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5%~50%。

⑵诊断:CPR时引起的骨折,凭术者按压时的直接感觉以及骨折侧胸壁的部分塌陷或胸骨部位的变形,可作出判断。肋骨骨折大多是多根肋骨同时骨折。

⑶处理:CPR骨折后,如在继续进行胸围按压,大多将是徒劳的,此时考虑的当然并不是如何去处理肋骨骨折。而是如何使CPR得以继续进行。其中部分病情合适而又条件许可者,宜立即改作开胸心肺复苏术。

2.气胸或血胸

⑴原因:心内穿刺时刺破肺叶和肋骨、胸骨骨折刺破肺组织、血管所致。 CPR时引起胸腹腔内脏损伤,常见的有肺脏损伤引起气胸甚或张力性气胸。胸壁血管或肺脏损伤可引起血胸或血气胸,这些大多是并发症。

⑵诊断:在CPR过程中,尤其是并发肋骨或胸骨骨折时,应考虑是否同时合并气胸,血胸或血气胸。诊断主要根据体征,确诊的方法有时需要依靠胸腔穿刺,此法简便迅速,可在复苏现场进行。

⑶处理:一般诊断,应立即做相应的急救治疗,如张力性气胸的穿刺减张排气,血胸的引流,出血量大时应及时输血,输液,必要时应在复苏的同时作紧急剖胸手术救治。

3.肝、脾破裂 ⑴原因:大多是不正确的胸部按压和用力过猛所致,也可以是胸廓下部肋骨骨折的并发症,有时按压的位置过低,可以引起胸骨下端剑突折断并向后伤及肝脏引起腹腔内大出血。

⑵诊断:诊断主要根据体征,确诊方法有时需要依靠腹腔穿刺,此法简便,迅速,可在复苏现场进行。

⑶处理:一经诊断,应立即作相应的急救治疗,应及时输血,输液,必要时应在复苏的同时作紧急剖腹手术救治。

4.心脏压塞

⑴原因:大多是由于心内注射所致,此外在CPR时钝力引起的心肌挫伤,心脏破裂,冠状血管损伤等均可导致心包腔内积血,当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便引起心脏压塞。

⑵诊断:正确操作CPR时,如无效果,应及时考虑为何无效,注意是否存在某些并发症,其中包括心肌压塞。

⑶处理:考虑有心脏压塞时应立即作心包腔穿刺引流,即可诊断又可治疗。如抽少量心包积液往往可暂时减轻或解除对心脏的压迫,改善症状。以争取时间及早进行心包切除术或心包开窗引流术。

5.充气性胃扩张

⑴原因:由于口对口呼气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引起,用简易的呼吸器亦可发生类似情况。

⑵诊断:在CPR过程中发现腹部逐渐隆起,要考虑到充气性胃扩张的可能。 ⑶处理:尽早气管插管或经鼻气管插管,并放置胃管减压。

6.误吸

⑴原因:主要原因是饱胃时发生心搏骤停进行CPR时,胃内容物容易经食管反流而引起误吸。

⑵诊断:误吸后引起肺通气减低以致通气严重障碍,PaO2降低,听诊两肺呼吸音减低,并有湿罗音。

⑶处理:误吸的后果极为严重,重要在于预防。曾有研究报道用喉罩通气以及随后部分患者作气管内插管者,引起返流误吸者的比例很低。因此CPR时首先应用喉罩通气。气管内插管宜用带气囊的气管导管,气管插管后应将气囊充气,以防止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而造成误吸。气管内插管后还应加强气管内吸引,及时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已证实有误吸者,更应加强气道的清理,并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7.上消化道出血

⑴原因:CPR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主要发生在自主循环恢复以后,是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消化道黏膜损害。

⑵诊断:如患者出现呕血,胃管中抽出咖啡样胃液,大便隐血++以上,或解黑便,即可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

⑶处理:CPR后上消化道出血常突然发生,出血量大且往往反复出现,一般治疗难以控制。发现上消化道出血者,立即停用皮质激素,予以止血,抑制胃酸分泌,补液等支持对症治疗。如果出血量大,应予以适当输血(参见相关章节)。

搜索更多关于: 内科急诊-心肺复苏并发症 的文档
内科急诊-心肺复苏并发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w8mb27x205v45q563h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