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 ,反动19次后杯口朝 。 1、想一想:翻动的次数与杯口的朝向有什么关系? 翻动奇数次后,杯口朝 。 翻动偶数次后,杯口朝 。 2、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投影出示习题)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 课本第17页“试一试”的题目。 二、图形的面积(一)
单元要点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以及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知道比较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性;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知道比较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性。
(2)通过动作操作、实际观察等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寻“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 2.难点:
(1)能运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课时安排
内容 1.比较图形的面积 2.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16 / 75第16页
课时数 1 1 3.动手做 4.探索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5.探索活动(二)三角形的面积 6.探索活动(三)梯形的面积 7.练习二 整理与复习
课题 比较图形的面积 第 1 课时(总第10课时) 教学内容 比较图形的面积 1 2 2 1 2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目标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 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 图形的等积变换。 教学准备 方格纸、直尺等 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课题 提问:1、你都认识哪些图形? 2、你能画出这些图形吗? 二、观察比较,探索新知。 (一)实物投影呈现课本插图。 1.提出问题:这些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你是怎么知道的? 2.全班交流讨论。 (1).说一说: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2).看一看:观察方格中各种形状的平面图。 3.提问: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4.你是怎样知道的?同学进行交流。 5.归纳比较的方法:(1)平移 (2)分割 (3)数方格 三、巩固练习 1.用分割和平移法来判断
17 / 75第17页
2.根据自已的理解在方格纸画图形,只要面积是12平方厘米都可以。 四、总结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 五、作业 1.课内作业: 2.课外作业:《学习辅导》相关内容。 课题 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第 2 课时(总第11课时) 教学内容 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1、能直接在方格图上,数出相关图形的面积。 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较简单的方法教学目标 计算面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策略、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将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并用简单的方法计算出点 面积。 教学准备 方格稿纸等。 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课题 1.实物投影呈现情境图。地毯上蓝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 2.引导问题:观察左图,想一想怎样算比较简便。 3.揭示课题。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如果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米。 1.提问:(1)这块地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地毯上蓝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3)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地毯上蓝色部分的面积。 全班交流、讨论、反馈结果:方法一:用大正方形面积减去白色图形面积。方法二:采用分割的方法。方法三:采用割补、移动的方法。 2.小结:从刚才探索计算地毯上蓝色部分面积的过程中,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P21“练一练”第1.2题。 1.求下面各图中蓝色部分的面积。 2.下面各图中红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 (图中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
18 / 75第18页
四、总结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计算图形面积的方法? 五、作业 1.课内作业: 求下面各图中红色部分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与同学交流。(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cm) 22.课外作业:《学习辅导》相关内容。 课题 动手做 第 3 课时(总第12课时) 教学内容 P20的例题及练习 1、经历“动手做”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教学目标 2、能借助三角尺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和梯形的高。 3、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新知。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学准备 平行四边形纸板、三角尺、剪刀等 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课题 1、实物投影呈现情境图。 2、提出问题: (1)“长方形的桌面”,它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 (2)“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是什么意思? (3)应该怎样制作最大的长方形桌面? 二、探索新知 1、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学生自行实践活动。(2)反馈实验结果。(图略)(3)认识高、低。 (4)学会画高。 2、活动(二):三角形的底和高。 (1)尝试画高。让学生随意画一个三角形,然后画出它的高,并标明“高”和“底”。 (2)展示作品。(图略)(3)画指定边上的高。①教师画一个三角形,并指定一条底。 ②学生画指定边上的高。③说一说,是怎么画的。
19 / 75第19页
(4)提出问题:三角形有几条不同的高? 3.梯形的底和高。 (1)认识梯形的底。(2)画出底边上的高。 三、巩固练习 1.右面各个图形中的底和对应的高分别是哪条线段? 请在图中标出来。 2.完成P23第3题;P24第4题。 四、总结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五、作业 1.课内作业: (1)画出右边三角形给定底边上的高,再量一量它的长度。 (2)画出右边各图形给定底边上的高。 2.课外作业: 《学习辅导》相关练习。 课题 探索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第4 课时(总第13课时) 教学内容 探索活动(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2、通过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索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平行四边形教具、平行四边形纸板、剪刀等 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课题 1.提问:怎样计算长方形面积?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 2.口算出下面各长方形的面积。 (1)长1.2厘米,宽3厘米。(2)长0.5米,宽0.4米。 3.出示方格纸上画的平行四边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什么叫平行四边形?指出它的底和高。 4.揭题:我们已经学会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索新知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引导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20 / 75第20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