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的是一件考研耐力和意志力的事情,需要你不断坚持和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所以你必须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考研,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确认好坚定的动机,才能让你在最后冲刺阶段时能够坚持下来。
如果你只是看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考研而决定的考研,自己只是随波逐流没有坚定的信心,那么非常容易在中途就放弃掉了,而且现在考研非常火热,这就意味着竞争也会非常激烈,而且调剂的机会都会非常难得,所以备考时的压力也会比较大,所以大家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既不能压力太大,也不能懈怠。
虽关于择校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个人建议一定要趁早,因为即使同一专业,不同学校的考试科目也未必完全一致。
如果同学们一时之间不知道选择那所学校,千万不要把过度的精力浪费在这上面,因为,备考复习工作是一天都不能丢的,所以在未定学校之前千万要保持学习进度。因为考试内容都是一样的,大家可以筛选一些目标院校,有了一个大致方向,现阶段自己的不会过于慌乱,不会整天胡思乱想。
介于考研方面有太多的问题要讲,所以这篇文章便是我的种种干货和经验的整理,篇幅会比较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后会有所帮助,结尾处附赠我的学习资料。
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和(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和(811)管理类综合 参考书目为:
1. 高数: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的《高等数学》(上、下册)(绿色封皮) 2. 线性代数: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的《线性代数》(紫色封皮)
3. 概率:浙江大学编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蓝色封皮) 4. 《管理学》,邢以群,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关于英语复习的建议
考研英语复习建议:一定要多做真题,通过对真题的讲解和练习,在不断做题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对于自己不熟练的题型,加强训练,总结做题技巧,达到准确快速解题的目的。
虽然准备的时间早但因为各种事情耽误了很长时间,真正复习是从暑假开始的,暑假学习时间充分,是复习备考的黄金期,一定要充分利用,必须集中学习,要攻克阅读,完形,翻译,新题型!大家一定要在这个时间段猛搞学习。
在这一阶段的英语复习需要背单词,做阅读(每篇阅读最多不超过20分钟),并且要做到超精读。无论你单词背的多么熟,依然要继续背单词,不能停。
真题是木糖英语的真题手译,把阅读真题争取做三遍,做到没有一个词不认识,没有一个句子不懂,能理解文章的主旨,每道题目选项分析透彻。
完型填空的考察重点就是词汇辨析,逻辑关系,固定搭配和语法等。完型一般放在最后一步做,所以时间有限,不需要把文章通读一遍,只要把握首句,即文章的中心大意,不要脱节文章主题意思即可。
做题的时候多联系理解上下文,精读空格所在句,根据前后的已知信息寻找相关的线索去选择合适的单词,所以建议大家练习完形填空要注重思路和寻找文章的线索。另外,要注重固定搭配与常见词组,完型填空常常和搭配有关系,平常应当多积累一些固定搭配,在考试的时候就能节省更多时间,而且记忆词组和搭配在作文、阅读、翻译中也起很大帮助。完形填空一共20题,练习时尽量控制在20分钟内完成。
翻译考查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按照英语语法结构拆分长难句,准确、通顺翻译汉语的能力。翻译主要考点包含对三大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从句翻译的考查以及对一些特殊句型如强调句,倒装句等的掌握。练习翻译题最好要写出来,不要认为在脑子里过一遍大致意思就行了。你现在分析的越明了,后期读文章的速度和翻译的准确度就会越高。
新题型要求大家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内容上的联系,理解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有较强的意识和熟练的把握,并具备运用语法知识分析理解长难句的能力。新题型主要考查三大题型:七选五,排序题以及标题匹配题。不同的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也有所不同(需要大家在做历年真题的基础上自己慢慢总结做题技巧)。尤其是七选五题和排序题,是对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综合测试,因此在要难度上远远高于标题匹配题,大家有必要对真题中此类题型多练习,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新题型重点练习方法和思路,无需全文通读理解。
暑假这段时间很重要,因为还要复习专业课,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真正体会到了时间就是金钱,所以大家一定要给自己做个计划表,具体到每一天,严格执行,充分利用好暑假(这时候基础阶段学得好的同学很幸福的)。
当然,复习到这个时候,你的英语复习重点依然是单词、阅读,学英语最重要的是单词,千万不要到了最后,反而忽视了单词,背单词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重点!保证阅读能达到中上等水平的同时,你需要增加你的附加分了。什么意思呢?翻译和新题型其实提高起来比较快,这段时间就是要好好突击下这两块的题目。
(811) 管理类综合
接下来我将结合自身的专业课复习经验,来为考研的小伙伴们提供一些干货,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一、专业课复习技巧
(一)考生一定要以指定课本为中心进行复习,并重视基础,其实每年的考题超纲的内容并不多,主要考的还是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所以要反复看教材。另外,不仅要看书,还要善于总结,理清各个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搞清楚课本写作的逻辑。我认为,看目录是个有效的方法,它能让你从整体上把握课本的内容。考生要试着总结知识点,自己画框架图。如果把框架图看成一颗树,那么记忆的顺序应该是从树干到大树枝再到小树枝,直至树叶。
(二)不要死记硬背,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要学会将专业的理论与现实生活尽量相联系,可以有空时看看与专业相关的一些期刊,从而加强重点知识点的记忆,并了解当下科学研究的潮流所在。
(三)考生一定要自己记笔记,这样才会印象深刻。写过一遍的知识和单纯背一遍知识的牢固程度是有很大差别的。还有大家的笔记一定要详细具体,不要求做到面面俱到,但是一定要突出重点,例如:
一、管理者的定义
管理者是这样的人,他们通过协调和监督其他人的活动达到组织目标。他的工作不是取得个人成就,而是帮助他人完成任务。管理者的工作可能意味着协调一个部门的工作,也可能意味着监督几个单独的个人,还可能包含协调一个团队的活动。
二、组织层次
管理者往往被划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
1、基层管理者:是最底层的管理人员,他们管理着非管理雇员所从事的工作,即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这样的管理者通常称为主管,也可以称为区域经理,部门经理或工长。
2、中层管理者:包括所有处于基层和高层之间的各个管理层次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管理着基层管理者,他们可能具有地区经理、项目主管、工厂厂长、或者事业部经理的头衔。
3、高层管理者:处于或接近组织顶层,他们承担着制定广泛的组织决策,为整个组织制定计划和目标的责任,他们的典型头衔通常是执行副总裁、总裁、管理董事、首席运营官、首席执行官或者董事会主席。
三、效率与效果的关系
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活的尽可能多的产出,通常是指“正确地做事”,即不浪费资源。
效果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即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效率是关于做事的方式,而效果涉及结果,或者说达到组织的目标。因此,管理当局不能只是关注达到和实现组织目标,也就是关注效果,还要尽可能有效率地完成工作。在成功的组织中高效率和高效果是相辅相成的,而不良的管理通常既是低效率的也是低效果的,或者虽然有效果但却是低效率的。
关于答题技巧。上考场答题时,一定要有逻辑性、条理性。
(四)考生考场上一定要坚持写到最后,一定要尽可能多地答题。,一定要多答,尽可能发挥想象,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一定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只要多练习多思考,一定可以做到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