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材第11页)
1.使学生掌握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难点: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
课件。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秀丽,吸引了众多的国外友人到我国旅游观光。下面是
2011年几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看看都有哪些国家?有多少人?(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5)
生1:美国的游客有2116100人。 生2:日本的游客有3658200人。
生3:泰国的游客有608000人。 生4:俄罗斯的游客有2536300人。 生5:印度的游客有606500人。 生6:韩国的游客有4185400人。 师:看着这些资料你想知道什么问题?
生1:我想知道哪个国家来我国旅游的人数最多? 生2:我想知道哪个国家来我国旅游的人数最少? ……
师:是啊!每个国家来的人不一样多,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哪个国家来的人多?哪个国家来的人少呢?
生:比较这些数的大小。
师:以前我们能够比较出万以内数的大小,现在只有比较这些大数的大小,才能知道哪个国家来我国旅游的人多,哪个国家来我国旅游的人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学生学会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你会比较每两个国家来旅游人数的多少吗?先自己选择两个喜欢的数试一试,然后跟小组同学交流你是怎样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
学生进行比较,交流作比较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生1:位数多的数就大。
生2:位数相同的,就要比较最高位上的数,最高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生3: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师:想一想大家说的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可行吗?试着找出哪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最多?哪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最少?
学生尝试比较数的大小,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比较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做、动脑思考,小组交流、探究,从而总结归纳出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师:这节课我们收获了什么知识?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板书: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数的大小为止;也可以分级后,先比万级,再比个级。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学生的回答,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A类
在○里填上“>”或“<”。
184605980000
○190○6
80 29900000000000
○3
00000 75443
○7
6320
(考查知识点: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能力要求:能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B类
下面这些数表示我国六个省份的面积,请你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单位:平方千米) 新疆约 1660000 青海约 720000 内蒙古约 1180000 四川约 490000 西藏约 1230000
(考查知识点: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能力要求:能正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 > < <
B类
1660000>1230000>1180000>720000>490000 教材习题
教材第11页“做一做” 1. < < > >
2. 40005<50500<55000<500500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
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可以分级后,先比万级,再比个级。
1.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获得都是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内化活动来实现的,而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内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教学活动化过程。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学生在学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任务是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迁移到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上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
2.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把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分为位数相同和位数不同两种情况,由于亿以内数位数较多,如果不把原数分级,很容易数错位数,采用把数进行分级再比较的方法,很有效也很准确,在课堂上要加以引导,让学生有这样的意识,进行强化巩固。
多位数的改写。(教材第12~15页)
1.掌握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改写整万数。
2.掌握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改写非整万的数。
3.理解并掌握“四舍五入”法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运用。
4.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增强学生的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
重点:多位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难点:将非整万数用“四舍五入”法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课件。
师:同学们,举例说说你读大数的感觉。 学生举例说说自己读大数的感觉怎样。
师:有的同学一见大数就有一种感觉,认为比较麻烦。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中,为了读数、写数的方便,有时需要把整万的数写成用“万”为单位的数。这样读、写起来就方便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本领。(板书课题:多位数的改写)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能使读、写方便】
1.教学例6。
师:人体内血液中有两种主要成分,分别是白细胞和红细胞。白细胞能消灭病菌,清洁血液;红细胞能输送氧气。你知道一小滴血液中含有的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6的情景图)
学生读数。
师:仔细看看这两数有什么特点?读一读,感觉一下。 生:这两个数都是整万的数。
师:有时为了读写方便,我们就把这样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板书:5000000=500万 10000=1万) 2.教学例7。
师:你知道太阳和地球的直径大约是多少吗?看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例7的情景图)
生:从图中我知道了太阳的直径大约是1389000千米,地球的直径大约是12756千米,它们的直径相差太远了。
师:估计一下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多少倍? 生:大约是139倍。 师:你是怎样估算的?
生:把1389000千米看作是139万千米,把12756千米看作是1万千米,这样139÷1=139,所以太阳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直径的139倍。
师:你为什么想到了把它们看作整万的数呢?这样准确吗?这么做可以吗?跟小组同学交流一下意见。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说你们的想法吧!
生1:地球和太阳都那么大,我们没必要精确地计算,这样估算的结果不会影响我们的交流,也不会影响到我们对地球和太阳大小关系的认识。
生2:把它们的直径看作整万数,比较方便。
生3:虽然估算的结果不是准确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现象的确存在着,有时候我们根本不需要很精确的结果。
……
只要学生的说法合理就要给予肯定。
师:的确是这样,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近似数。求近似数的方法是“四舍五入”法。如把12756改写成“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就要看万位右面的千位上是几,千位上的数如果够5了,也就是大于或等于5,就向万位进1;如果千位上的数不足5,也就是说千位上的数小于或等于4,就要舍去。最后不要忘记写上单位“万”字。
强调: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师:在小组里跟同学相互举例说说怎样求近似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