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内容: 三、电子技术基础复习内容: 注解及补充 1、半导体:即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称半导体。有硅、锗、砷化镓等。 半导体中存在着两种载流子(即参与导电的粒子),一种是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另一种是带正电的空穴。 1)P型半导体:这种半导体主要靠空穴导电,称为空穴型半导体。简称P型半导体。 2)N型半导体:这种半导体主要靠自由电子导电,称为电子型半导体,简称N型半导体。 3)PN结:用特殊工艺将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在一起时,构成一个PN结。P区引出线为正极,N区引出线为负极。 2、晶体二极管: 1)结构:在一个PN结的P区和N区各引出一条引线,经特殊封装后,就制成一只晶体二极管。 2)种类:二极管的种类很多 按所用材料分:有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 按PN结的结构分:有点接触和面接触型: 按用途分:有普通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开关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等。 3)特性: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分正向导电:即对二极管加正向电压(达一定值),二极管导通,加反向电压,二极管截止。(普通二极管、整流二极管、发光二极管) 反向击穿导电:即对二极管加反向电压(达一定值),二极管导通,所以把加在二极管两端的反向电压称反向击穿电压。(稳压二极管、光电二极管)。
授课内容: 注解及补充 3、晶体三极管: 1)结构:晶体三极管是由两个PN结构的一种半导体器件。根据PN结构的组成合方式不同。晶体管可分为NPN型和PNP型两类。 晶体三极管有三个区:发射区、基区、集电区。 两个PN结:发射和集电结。 三个电极:从发射区引出的电极叫发射级,用e表示;从其区引出的电极叫基极。用b表示;从集电极引出的电极叫集电极,用c表示 图形符号中带箭头的电极为发射极,箭头方向表示发射结正向导通时的电流方向。 2)三极管的特性 1. 电流放大特性:Ib较小变化能引起Ic较大变化。集电极电流IC和变化量是基极电流Ib变化量的80倍。 当基极电流有一微小变化时,能引起集电极电流的较大变化。也就是说基极电流对集电极电流具有小量控制大量的作用。这就是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2. 开关特性: ①三极管的截止状态:(相当于开关断开) Ube=0v Ic →Ie间 R≈∞ ②三极管的饱和状态:(相当于开关闭合) (NPN型)Ube=0.7v时 Ic→Ie间 R≈0 (PNP型)Ube=0.3v时 作业: 1、汽车电气设备有哪些特点? 2、汽车上的正极线和负极线通常称什么? 3、电路由哪几部分构成?电路有几种状态? 4、晶体二极管、三极管有何特性?
章 节 单元三 电源系 课 题 起动型铅蓄电池的用途、组成元件用作用 课时 2 学习目标:掌握汽车用起动型铅蓄电池的用途、熟悉其组成元件的作用 授课方法:互动教学 授课内容: 一、起动型铅蓄电池的用途、组成元件及作用: 注解及补充 (一)用途: 1.起动发动机时给起动机提供强大的起动电流(一般高达200—600A,有的柴油机用蓄电池达1000A以上)。 2.发电机电压较低或不发电时(即V发<V蓄),蓄电池向用电设备供电。 3.发动机正常运转,发电机的端电压高于蓄电池的电动势时(即V发>V蓄时)将发电机供给的电能储存起来(即被充电)。 4.发电机过载时(即V发=V蓄),蓄电池协助发电机向用电设备供电。 5.蓄电池相当于一只大容量电容能吸收电路中出现的瞬时过电压,保护电子元件。 (二)组成元件及各组件的作用: 汽车用蓄电池称铅酸蓄电池。因为蓄电池中参与化反应的活性物质主要是铅元素;参与反应的电解质是硫酸。所以称为铅酸蓄电池。 另外,由于蓄电池用于汽车上的主要作用是向起动机供电,起动汽车发动机,因此也称其为起动型铅蓄电池。 1、起动型铅蓄电池的结构:主要由正负极板、隔板、电解液、外壳、联条、接线柱等部件组成。 2、各组成元件的作用: ⑴极板:正、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与电解液反应,产生电池电动势。 栅架:活性物质都做成膏状涂敷在的栅架上,制成正负极板。由于正极板活性物质容易脱落,所以把正极板做的比
负极板厚。 ⑵隔板: 隔板的作用是使正负极板尽量的靠近而不至于短路,缩小蓄电池的体积,防止极板变形和活性物质脱落。为了有利于电解液渗透隔板常用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抗氧化性和微孔性(或多孔性)。 ⑶电解液: 电解液的作用是形成电离,促使极板活性物质溶离,产生可逆的电化学反应。简单讲,就是电解液与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反应,建立电池电动势。 ⑷外壳 外壳的作用是用来盛装电解液和极板组,使铅蓄电池构成一个整体。 ⑸联条 联条的作用是将单格电池串联起来,提高整个蓄电池的端电压。 ⑹接线柱 一个普通铅蓄电池首尾两极板组的横板上焊有接线柱。一个为正接线柱,旁边标有“+”或“p”记号;另一个为负极接线柱,旁边标有“-”或“N”记号,有的用不同颜色表示。 作业: 1、起动型铅蓄电池的用途? 2、起动型铅蓄电池主要由正负极板、隔板、电解液、外壳、联条、接线柱等部件组成。 3、一般正接线柱,用“+”或“p”表示;负极接线柱,用 “-”或“N”表示。
章 节 单元三 电源系 课 题 起动型铅蓄电池的结构及电池型号 课时 2 学习目标:掌握汽车用起动型铅蓄电池各组件的结构,了解型号的内涵 授课方法:多媒体教学 授课内容: 一、起动型铅蓄电池各组件的结构: 注解及补充 ⑴极板: 极板由栅架活性物质组成正极板: 正极板:其活性物质为二氧化铅(PbO2),呈棕褐色。 负极板:其活性物质为海绵状纯铅(Pb),呈深灰色。 栅架:是用铅锑合金浇铸成的带板耳的格架。 活性物质是极板上的工作物质。活性物质都做成膏状涂敷在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栅架上,制成正负极板。由于正极板活性物质容易脱落,所以把正极板做的比负极板厚。 将正负极板各一片浸入电解液中,就可获得2V的电动势。将多片正、负极板浸入同一份电解液中,同样只能获得2V的电动势。但是,极板片数多的电池,电容量大。说明:极板片数多,活性物质多,电池容量大。 为此,当极板片数确定,满足电容量要求后,要满足蓄电池的电压要求,通常把多片正负极板分别并联,用横板焊接成正负极板组(每个极板组中,负极板总是比正极板多一片)。根据电压的要求,构成不同数量的极板组,将各极板组分别与不同的电解液反应,然后将各极板组串联,就可以增大电池电压。通常,把一个极板组称为一个单格电池。 蓄电池通常有三个或六个单格电池串联而成。因一个单格电池是2伏,三个单格电池是6伏;六个单格电池是12伏。国产车用蓄电池一般有三个单格和六个单格两种规格。 ⑵隔板 为了有利于电解液渗透隔板常用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抗氧化性的微孔塑料制成。微孔或多孔是指隔板是可以让电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