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从其间穿过。 ⑶电解液 电解液是化学纯净的硫酸和蒸馏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制。 电解液的相对密度一般为1.24—1.28之间。选择电解液相对密度的大小,要根据地区和气温条件。高温时,选择低相对密度的电解液;低温时,选择较高相对密度的电解液。但是,在不至结冰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较低相对密度的电解液。 电解液有温度要求:各个国家的要求不同,国产蓄电池电解液的标准温度规定为15℃。 电解液有高度要求:国产蓄电池电解液的标准高度为:高出极板顶10—15mm。 ⑷外壳 外壳材料由硬橡胶和塑料两种。 外壳的外观是一个长方体,其内部是壁隔成不同的单格,我国蓄电池外壳的单格电池个数有三个单格和六个单格两种。 另外,普通蓄电池外壳的底部制有凸筋,目的是将蓄电池极板组顶起不与底部接触,形成一定的空间,让电池中的机械杂质沉积而不通过极板底部将正负极板连接短路。 外壳上各单格电池的盖,与外壳是密封的,各单格电池盖上留加液孔,加液孔上加盖(称加液孔盖),加液孔盖上又留有通气小孔。 ⑸联条 联条是由铅锑合金制成,有外露式和内藏式两种。 ⑹接线柱(也称极桩) 是每个单格电池的正、负极板板耳浇铸在一起构成的。每个单格电池有正、负两个极桩,只有蓄电池最外端的两个单格电池的正极桩或负极桩构成蓄电池的接线柱,其余的极桩通过联条串联在一起。 新蓄电池:是将极板组装入外壳单格电池中,浇铸好联条,盖好电池盖并密封,将加液孔密封即可,未启用的新蓄电池是不加电解液的。
二、型号: 蓄电池的型号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用破折号分开: 1. 第一部分为串联单格电池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国产蓄电池有3或6两种。它表示蓄电池的额定电压大小。 3——表示6伏电池;6——表示12伏电池。 2. 第二部分为电池类型和特征,常用汉字的第一个字母表示。 电池特征为附加部分,仅在同类用途的产品具有第二种特征(A-表示干荷电、H-表示湿荷电、W-表示免维护S-表示少维护、Q-表示起动、I-表示胶质电解液) 3. 第三部分为电池的额定容量,用具体的数据表示。其单位是用A〃h(安培*小时)一般在型号中可略去不写。 有时在额定额量后面用一个字母表示特出性能:G-表示高起功率、S-表示塑料外壳,D-表示低温启动性能。 例如:夏利轿车用6-QA-40S型蓄电池:由6个单格电池组成,额定电压为{12V(6×2V=12V)}额定容量为40A〃h的起动用干荷电铅蓄电池采用了塑料外壳。 作业: 1、解释:6-QA-100 2、电解液是化学纯净的硫酸和蒸馏水按一定的比例配制 3、电解液的相对密度一般为1.24—1.28之间 4、国产蓄电池电解液的标准温度规定为15℃。 电解液有高度要求:国产蓄电池电解液的标准高度为:高出极板顶10—15mm。 5、在不至结冰的情况下,尽量采用较低相对密度的电解液。 6、未启用的新蓄电池不加电解液。
章 节 单元三 电源系 课 题 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容量与使用 课时 2 学习目标:掌握铅蓄电池的使用方法 熟悉影响容量的使用因素 了解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授课方法:理论教学 授课内容: 注解及补充 一、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蓄电池的工作状态:放电和充电。即蓄电池放电时是在工作,其充电时也是在工作。只要它内部产生电化学反应,它就是在工作。 ⑴放电原理:蓄电池的放电过程,就是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放电过程总反应式为: PbO2+Pb+2H2SO4→2PbSO4+2H2O 在放电过程中,消耗了硫酸,生成水,所以电解液密度不断下降。由于活性物质生成了硫酸铅,所以,蓄电池的容量和端电压是逐渐下降的。 蓄电池放完电的标志:单格电池电压下降到1.75伏,电解液相对密度下降到1.11最小值. ⑵充电原理:蓄电池的充电过程,就是将电能转换成化学能的过程。 充电过程的总反应式: 2PbSO4+2H2O→PbO2+Pb+2H2SO4 在充电过程中,消耗了水生成了硫酸,硫酸铅还原成活性物质,电解液的密度上升。蓄电池的容量和端电压是逐渐增大的。 充足电的标志: 蓄电池内产生大量气泡,电解液呈“沸腾”状,端电压和相对密度上升到最大值且2-3小时内不再增加。 二、铅蓄电池容量的影响因素: 影响蓄电池容量的因素很多,根据该专业特点,只考虑
使用方面的因素。具体有: 1、放电电流的大小:放电电流越大,电池容量下降越快。 2、电解液温度:电解液温度降低,蓄电池的输出容量减小,一般在正常范围内,电解液温度每下降1℃,电池容量约下降1%。 所以,在正常温度范围内,适当增加电解液温度,可增大容量。 但电解液温度不能超过40℃,温度过高,会使极板翘曲变形,极板上的活性物质疏松、脱落,减少蓄电池的寿命 3、电解液相对密度: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在一定的范围,不能过大。实践证明,采用较低的电解液相对密度,可以提高蓄电池输出大电流的能力和大电流放电时的容量。 相对密度过大,电解液电阻会增加,反而使蓄电池容量下降。 因此:冬季,在不致结冰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稍低相对密度的电解液。 三、铅蓄电池的使用: 蓄电池的正确使用,为了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蓄电池在使用中应注意“三抓”和“五防”: 1、三抓: 1)抓正确及时充电: ①放完点的蓄电池应在24h内及时去充电 ②车上正在使用的蓄电池一般每两个月补充充电一次,蓄电池的放电程度,冬季不得超过25%,夏季不得超过50%。 ③停放的蓄电池,每两个月补充充电一次 2)抓正确操作使用: ① 超过连续使用起动机每次起动时间不得超过5s,如果一次未能起动发动机应休息15s以上再第二次起动,连续三次起动不成功,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起动发动机。 ② 装、搬运蓄电池应轻搬轻放,不可随便敲打或在地上拖拽,蓄电池在车上固定要牢固以防行车时颠簸授损。 3)抓清洁维护:
① 经常清里蓄电池表面灰尘污物,保持蓄电池外表清洁。 ② 接柱和电线连接要牢固,出现氧化物时应及时清除,并涂上润滑脂 ③ 经常疏通蓄电池通气孔 2、五防: 一防充电电流过大和长时间充电;二防过度放电;三防电解液面过低;四防电解液密度过高;五防电解液内混入杂质。 作业: 1、蓄电池的放电过程,就是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2、电解液温度不能超过40℃,温度过高,会使极板翘曲变形,极板上的活性物质疏松、脱落,减少蓄电池的寿命。 : 3、起动机每次起动时间不得超过5s,如果一次未能起动发动机应休息15s以上再第二次起动 4、影响蓄电池容量的使用因素有哪些? 章 节 课 题 课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