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经典题型历年真题可打印】
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获得知识 B、习得学习方法 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D、建立知识系统 【答案】C
【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 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故选C。 2、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是()。 A、教师的素质 B、学校的管理 C、国家的政策 D、学生的认识 【答案】A
【解析】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因此,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故选A。 3、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答案】D
【解析】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 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 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启发”一词即由此而来。故选D。
1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题型历年真题可打印】
4、“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说明教育是()。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答案】C
【解析】人之所以能在发展过程中变得日益强大,是因为他发挥了所拥有的大脑的优势,接受了社会发展过 程中积累起来的类经验,教育活动在此功不可没。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一个生理意义上的人要成长为社会意 义上的人,他就必须接受教育,使自己成为教育的客体。因此,教育是以人为直接对象的传递社会经验的活 动。故选C。
5、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是()。 A、马斯洛 B、班杜拉 C、维纳 D、斯金纳 【答案】B
【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 出。故选B。
6、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反映了调控优化课堂教学环境需 注意()。 A、科学性原则 B、教育性原则 C、实用性原则 D、多样性原则 【答案】B
【解析】调控优化课堂教学环境需遵循教育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与实用性原则。其中教育性原则主要就是要求 教学环境的一切设计、装饰和布置都必须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励学生向上,必须充分 体现各种环境因素的正面教育意义。故选B。 7、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公正阶段是在()。 A、2~5岁 B、6~7岁 C、8~10岁
2
【教师招聘考试经典题型历年真题可打印】
D、11~12岁 【答案】D
【解析】11~12岁是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公正阶段。此阶段儿童出现公道的公正表明他们已经孕育着利他观 念,能从同情、关心出发,能依据具体条件去作出道德判断的能力。故选D。 8、提出“白板说”的是()。 A、华生 B、洛克 C、卢梭 D、格赛尔 【答案】B
【解析】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任人涂抹,外部的 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他强调了外部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属于外烁论的代表观点。华生也属 于外烁论的代表人物。格赛尔和卢梭是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故选B。 9、以下不属于学校德育面临的时代挑战的是()。 A、物质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挑战 B、科技进步和网络时代的挑战 C、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挑战 D、家庭教育功能日趋弱化 【答案】D
【解析】学校德育面临的时代挑战有:物质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挑战;科技进步与网络时代的挑战;传统思想根 深蒂固的挑战。D项错误,家庭教育功能并没有日趋弱化。故选D。
10、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答案】D
【解析】陶冶教育法就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 中受到感化的方法。故选D。
11、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A、信息加工 B、学习活动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