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桥式起重机,调整轨道板位置,在人工辅助下,将轨道板放置到到临时存放台上。
9)脱侧模及轨道板检查
利用轨道运输车将轨道板运至侧模拆装区拆除侧模,并对轨道板进行检查,合格后再运送至封锚区。
1.1.2.2.9 封锚及水中养护
1)工艺流程
称料
搅拌 封锚施工 外观检查 养护 锚穴凿毛 清孔 喷涂界面剂 装料及压实 2)工序过程控制及方法 ⑴称料
按厂家提供的干料与水的比例,根据搅拌机允许容量进行称料,以不影响搅拌机正常工作为原则。
⑵搅拌
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制;搅拌时间不应少于 3min;搅拌方式宜为加水低速慢搅 60S,再高速快搅 120S。搅拌时应注意干料与水之间的充分搅拌均匀,可以二次搅拌,但严禁二次加水。
⑶封锚施工
①清孔:采用高压风清孔,应保证锚穴内无油污、浮浆、杂物和积水等,以免影响锚块与锚穴的粘结。
②喷涂界面剂
填料封锚前,应向锚穴内均匀喷涂可提高砂浆粘结强度的界面剂,并用棉纱或海绵等吸水材料吸取锚穴凹陷处的多余界面剂。同时应保证在填料前,锚穴内喷涂的界面剂仍为湿润状态,未挥发、干燥。
③装料
采用塑料硬质加料器,盛装适量砂浆,将加料器前端下边缘紧贴轨道板锚穴下口边缘,然后用空气锤将料顶入锚穴内。
④压实成型
封锚砂浆应分层填压。采用空气锤对砂浆进行振捣,频率不小于1000Hz,振捣力不小于30N,振捣次数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0s。
封锚砂浆填压时的环境温度宜为5~35℃。不应在阳光直射、雨、雪和大风环境下进行封锚作业。
4)外观检查
封锚砂浆填压完毕后应在砂浆表面喷涂养护剂。 封锚成型表面凹入轨道板锚穴表面深度宜≤4mm。 5)养护
锚穴封锚完成后,在表面及时喷涂养护剂;封锚完成后至轨道板水养时间间隔应根据材料进行工艺性试验,一般不宜小于2小时。
6)封锚砂浆质量检验
每次进原材料时,应按批量进行检验,原材料的性能应满足本技术条件的相关指标要求。封锚砂浆质量检验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详见下表。
封锚砂浆应饱满密实,与基层混凝土粘结牢固,砂浆表面应平整,不得有疏松、裂纹、脱层和起壳等缺陷。
封锚砂浆的检验要求 序 号 1 项 目 名 称 抗压强度(MPa) 1d 7d 28d 1d 7d 28d 检验频率 1次/工班 1次/工班 1次/工班 1次/工班 1次/工班 1次/工班 第一次灌注时 第一次灌注时 第一次灌注时 2 3 4 5 抗折强度(MPa) 抗渗性能 收缩率(%) 氯离子总含量 1.1.2.2.10 轨道板存放
轨道板的制造进度根据施工情况而定,配合铺设计划进行。 轨道板成品应按型号和批次分别存放,不合格的轨道板应单独存放。
轨道板垂直立放,支点为轨道板起吊套管位置,并采用型钢三脚架支撑防倾倒,相邻轨道板间放置木块进行隔离。。
轨道板存放基座要坚固、平整,在存放期间,存板区基础均已夯实,经测算满足轨道板承载力要求,存板区种植草籽进行绿化,保证基础土体稳定,同时在条形基础上埋设固定水准点,定期检测基座的下沉情况。
建立成品板管理台帐,合理组织物流运输。
1.1.2.2.11 轨道板检查验收
产品验收小组由质检人员、技术人员、测量人员组成。对轨道板外观、尺寸、钢筋骨架绝缘进行检测。每块轨道板均应填写轨道板制造技术证明书和附带轨道板技术资料(包括:各种原材料、产品配件
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各种施工记录;封锚记录;板抽检记录;产品合格证。)
1.1.2.2.12 轨道板运输
将成品板按每车三块运往存板区,其运输状态与存放时应保持一致,并在载重汽车四周设置立柱,并用条纹带将立柱拉紧。
1.1.2.2.13 轨道板预制季节性应对措施
当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混凝土应按冬季施工处理,应采用冬季施工措施。
1.1.2.2.13.1冬季施工的应对措施
1)进入十一月份后,随时与当地气象台站保持联系,及时接收天气预报,坚持每天测温,并做好气温突然下降的防冻准备工作。
2)轨道板场建设了锅炉房,建设了蒸汽养护系统,并埋设了管道。埋入地下的管道其埋深超过冻结深度,架空管道已做好保温措施。
3)上水管、截门井、消火栓井已做好保温。
4)排除厂房内外积水、对厂房内外进行必要的修整,做好排水措施,消除施工现场用水、用汽造成场地结冰现象。
5)及时清除厂房周围及厂房外龙门吊基础周围的积雪,防止积雪融化导致基础沉降。
6)搅拌机清洗时的污水应做好组织排水、封闭好沉淀池、防止冻
结、定期清理、污水管理保持畅通
7)保证消防道路的畅通、防滑。
8)搅拌站下混凝土运输通道采取保温措施。
9)在搅拌站四周设置围墙,开设大门,形成封闭的空间,并在封闭的空间安装暖气,使出盘混凝土不降温。同时对周围安装的水箱、减水剂箱、空压机采取保温措施,以确保上述设备不受冻。
10)水箱保温、加热
将搅拌站配套的20t水箱做保温层,并向水箱内通入蒸汽管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60℃左右,混凝土搅拌时采用热水搅拌,以提高混凝土温度。
11)搅拌楼水管路、剂管路、蒸汽管路做保温,免使管路受冻。 12)上料皮带机封闭、保温、喷蒸汽
砂石、上料皮带机斜廊原设计是敞开的,为了保持砂石温度,整个斜廊封闭处理,并在斜廊里安装暖气。另外,为了提高砂、石料温度,在砂石料上料过程中,持续向皮带机上的砂石料喷高压蒸汽,以提高砂石料的温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温度。
13)搅拌站中储仓喷蒸汽
砂石料称量完毕后,经皮带机输送至中储仓,在中储仓内喷入蒸汽加温,提高砂石料温度。
14)砂石储料仓保温、安装暖气、加大仓容、设顶棚
砂石料仓的周围做保温,在料仓内合理布设蒸汽管,均匀加热砂石料,为了弥补因安装暖气而减少仓容,根据装载机上料高度料仓四周尽可能提高,使仓容增加。为防止热量散失,料仓加顶棚。另外,为了下料方便,砂石料仓增加振动电机。通过此法可适当提高砂石料的温度。
15)模具与台座间铺设木板
为了减少模具下加热装置的热量散失,在模具与台座间的空档铺设木板。
16)砂石料场加温、覆盖
覆盖砂石料,并在料场通入暖气,以免冻料结块。
17)全面启动台座模具底部的蒸汽养护系统进行供汽加热。
1.1.2.2.13.2炎热季节施工的应对措施
1)拌和用水
拌和用水采用饮用水,水温不超过20℃,拌和站修建蓄水池,整个拌和站搭建彩钢蓬,可避免阳光直射,起到有效遮阳作用。
2)混凝土拌和温度控制
搅拌站搭设彩钢蓬,有效避免阳光对混凝土拌和站料斗、皮带运输机和搅拌机的直射。
在夏季施工时,除按规定对骨料进行含水量测试外,还根据生产情况,每隔一个时间段测试一次胶凝材料、骨料、水的温度,并根据测温结果对混凝土出机温度进行推算。
3)混凝土运输
轨道板混凝土在搅拌完毕,采用混凝土平板运输车拉至轨道板预制车间,运输距离最大约为20m,运输过程平稳、快速。
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入模前根据天气情况适时检查模具温度,当模具温度大于30℃时,在养护管道中通入冷水使模具温度降低。
5)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轨道板采用蒸汽养护,分为静置、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混凝土浇筑后在5℃~30℃的环境中静置3h以上方可升温,升温速度不应大于15℃/h;恒温时蒸汽温度不宜超过45℃,板内芯部混凝土温度不应超过55℃;降温速度不应大于10℃/h,预应力筋放张时,轨道板表面与环境温差不应大于15℃。养护过程中温度监测应能覆盖同批轨道板。严格按照制定的养护制度进行养护,养护采用温度自控系统,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养护室内温度进行自动调整,确保各个温度分区温度在允许范围之内,温度自控系统自动对温度进行记录,并可随时打印温控记录。
6)混凝土温度测定
气温、原材料和混凝土温度的测量工作按如下规定执行: 气温的测量:车间温度和室内环温度,每日检查4次(早6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