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放射防护远程培训 单元七 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23:01: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核医学工作场所的防护措施,要留意三方面,包括布局、分级,还有分级。 我们先看一下布局设计方面的措施。

临床核医学诊断和治疗用工作场所(包括通道)应注意合理安排与布局,其布局应有助于实施工作程序,并避免无关人员通过;诊断用的给药室与检查室应分开;诊断用候诊室应靠近给药室和检查室,并受检者专用卫生间。通常在布局时参照以下原则进行设计。

1. 依照制剂的活度和可能的污染,从低向高排列;

2. 区分人流(工作者和受检者)通道,以及物流通道; 3. 工作人员入口; 4. 受检者入口和出口;

5. 综合的核医学诊疗单位的项目分区单元及单元内的布局; 6. 小型核医学诊疗单位及改建项目的布局应尽可能相对合理;

7. 注意临近处对核医学诊断检测装置的工作可能产生的影响,检测装置准直器的取向,应避开辐射剂量率

相对高的区域。

上图是某医院的核医学工作场所的平面布局,在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它遵循了原则1、2及3,但是还有以下几方面未能满足要求:

带源受检者有回流现象、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通道有交叉、人员通道和物流通道亦有交叉。

工作场所的分区(录像)

就分区方面,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的要求,把工作场所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管理上严格按区管理,避免人员误闯或误照,以便于辐射防护管理和控制职业照射。 1. 控制区

17

对于核医学的控制区通常包括:用于制备分装放射性核素和药物的操作室、放射性药物给药室、放射性核素治疗病房、放射性制剂贮存区、放射性废物贮存区、显像检查室、分装配药室、洗涤室、诊断病人的床位区及给药后病人候诊区等。

对于控制区,应采取一系列的放射卫生防护与安全措施,设置防护门的门机安全联锁装置、光电装置、实时摄像监视、通讯系统和声光信号指示系统等设施, 严格限制人员随意进出控制区,保障在正常诊疗的工作过程中,无关人员不得在该区内有滞留,同时拟在控制区的进出口和适当位置处设立电离辐射警告标志,以进 一步保障该区的辐射安全。 2. 监督区

屏蔽墙外划定区域为监督区。对该区不采取专门的防护手段安全措施,但要定期检查其辐射剂量。

工作场所的分级与示例: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录像)

临床核医学的工作场所应按照GB18871非密封源工作场所分级管理规定进行分级,并采取相应放射防护措施。 1. 分级类型

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分级类型参照表7.4。 表7.4 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分级一览表 级别 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 甲 >4 × 109

乙 2 × 107~4 × 109 丙 豁免活度值以上~2 × 107

2. 计算方法

日等效最大操作量 = 计划的日最大操作量 × 核素毒性修正因子 / 与操作方式相关的修正因子 3. 相关参数

表7.5 常用放射性核素毒性分组及毒性修正因子 组别 毒性修正因子 极毒组 高毒组 中毒组 低毒组

放射性核素

214

10 1 0.1 0.01

210601418

Po、Am

Co、90Sr

C、32P、89Sr、125I、131I、137Cs F、40K、99mTc、123I

表7.6 操作方式与放射源状态修正因子

操作方式

放射源状态

表面污染水平较低的液体、溶液、悬浮液 表面有污染的固体 气体、蒸汽、粉末,

18

固体

源的贮存 很简单的操作 简单操作 特别危险的操作

压力很高的液体、固

100 10 1 0.1

10 1 0.1 0.01

1 0.1 0.01 0.001

1000 100 10 1

4. 示例

有一个核医学科标记实验室,每天用于标记的125I和99mTc的最大用量分别为7.4 × 107Bq和3.7 × 109Bq,标记体系为液体,属于简单操作.试求该实验室的日等效最大操作量是多少?属于哪一级实验室? 查表可知,125I和99mTc分别属于中毒组和低毒组核素,其毒性修正因子分别为0.1和0.01作方式修正因子均为1,代入公式:

日等效最大操作量 = 7.4 × 107 × 0.1/1 + 3.7 × 109 × 0.01/1 = 4.44 × 107 (Bq) 因此,该实验室属于乙级开放性工作场所。

工作场所的分级与示例:核医学工作场所分类(简报)

为了便于操作,GBZ120-2006针对临床核医学实践的具体情况,可以依据计划操作最大量放射性核素的加权活度对核医学工作场所进行分类。 1. 分级类型

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分类参照表7.7。 表7.7 临床核医学工作场所分类一览表 分类 操作最大量放射性核素的加权活度( MBq) I II III

> 50000 50~50000 < 50

2. 计算方法

计划的日操作最大活度 × 核素的毒性权重因子 加权活度 =

操作性质修正因子 3.

4. 相关参数

表7.8 核医学常用放射性核素的毒性权重因子

19

类别 放射性核素 核素的毒性权重因子

100 1 0.01

A 89Sr、125I、131I

B 11C、18F、40K、99mTc、123I C 14C

表7.9 不同操作性质的修正因子

操作方式和地区 操作性质修正因子 贮存

废物处理

闪烁法计数和显像 候诊区及诊断病床区 配药、分装以及施给药 简单放射性药物制备 治疗病床区 复杂放射性药物制备

100 10

1 0.1

5. 示例

某医院核医学科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到131I,,99mTc两种核素,两种核素的日最大操作量分别为300mCi和250m

Ci,其中131I,,99mTc的毒性权重因子分别为100和1;操作方式均为分装和施给药,请问该院的核医学工作场所操作最大量放射性核素的加权活度是多少,并判断该院核医学工作场所属于几类核医学工作场所?

解:查表可知, I和Tc分别属于A组和B组核素,其毒性权重因子分别为100和1;操作性质修正因子均为1,代入公式:

日等效最大操作量 = 7.4 × 107 × 100/1 + 3.7 × 109 × 1/1 = 11000MBq 因此,该院核医学工作场所属于Ⅰ类核医学工作场所 6. 核医学工作场所的室内表面和装备结构要求

表7.10 不同类别核医学工作场所的室内表面及装备结构要求 场所分类

I II III

注:

(1) 仅指实验室

(2) 下水道宜短,大水流管道应有标记以便维修检测

(3) 凡I类场所和开展放射性药物治疗的单位应设有放射性污水池,以存放放射性污水直至符合排放要求时方可排放。废

20

131

99m

地面 表面 易清洗 易清洗 易清洗

通风橱(1) 需要 需要 不必

室内通风 应设抽风机 有较好通风 一般自然通风

管道 清洗及去污设备

地板与墙壁接缝无缝隙 易清洗且不易渗透 易清洗

特殊要求(2) 需要 一般要求 一般要求

需要 只需清洗设备

放射防护远程培训 单元七 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wvxx2b03199g5n14c0y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