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下表为实验测得离体培养的胡萝卜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
G1 S G2 M 周期
合计
1.3 2.7 2.9 0.6 7.5 时间(h)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G1期的细胞中主要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增生
B.用含DNA合成抑制剂的培养液培养1.3 h后,细胞都被阻断在S期
C.G2期的细胞中每个染色体含2条并列的染色单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D.胡萝卜各组织细胞周期时间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的时间长短不同 36.下图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只有E
B.在B时期实现了细胞中的DNA和染色体的加倍 C.在C时期细胞内发生着活跃的代谢变化 D.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C→E→A→B→D
37.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解,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AB段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生长速度快 B.出现CD段变化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 C.该细胞中,在BC段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
D.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CD段高尔基体活动非常活跃
38.有丝分裂不同时期中,染色体及核DNA分子的数量关系不可能是下列各项中的( )
39.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的是( ) A.F2的表现型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为1∶1
40. 豌豆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种子圆形对皱形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 传。将黄色圆形豌豆和绿色圆形豌豆杂交,F1的表现型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让 F1中黄色圆形豌豆自交,则后代的黄色圆形豌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 A.1/8 B.1/6 C.1/5 D.1/4
5
第Ⅱ卷(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41.(每空1分,共15分)图1-7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据图回答:
(1)该图为________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_期,细胞内有__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和
________个DNA分子。
(2)此细胞的下一个分裂时期内,会有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个DNA分子。 (3)图中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分别是什么名称: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4)上图中研究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好的时期是图_______,因为这个时期________和______最清楚。 (5) 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图____________。正确的分裂顺序图号应是____________。
42.(7) 图甲表示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反应过程,字母表示有关物质。图乙表示研究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处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能量变化看,F到E的反应称为_____ ___反应。在光反应时,图甲中物质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提取绿叶中光合色素时,除绿叶等,还需向研钵中加入____________,作为溶解光合色素的溶剂。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____________(填图甲中字母)中,这些物质在④过程中起的作用是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图乙的实验处理可用于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环境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该实验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可比较各组实验光合速率的大小。
43.(16)喷瓜的叶色受等位基因B、b控制;喷瓜的性别受aD、a+、ad三个基因控制,其显隐性关系是:aD>a+>ad(前者对后者完全显性)。aD是决定雄性的基因,a+是决定雌雄同株的基因,ad是决定雌性的基因。叶色和性别独立遗传。现有一株叶色浅绿的两性植株为亲本自交获得F1,F1出现了叶色深绿雌性植株和叶色黄化苗(幼苗期死亡),F1成熟植株自交获得F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叶色遗传的基因B、b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属于__________________显性。仅考虑性别,雄性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F1成熟植株中表现型有________种,F2成熟植株中叶色浅绿的雌性植株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3)雌性植株与两性植株杂交,必须套袋的是_________植株,杂交实验操作中___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去雄。
(4)现有两株喷瓜杂交,产生的后代有雄性、雌雄同株、雌性这三种性别表现,则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44.(12) 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已知玉米的高杆(D)对矮杆
(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 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试根据下图分析回答:
(1)玉米的等位基因R和r的遗传遵循_______定律。欲将甲乙杂交, 其具体做法是:___ (2)将图1中F1代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 ______,丙的测交后代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
(3) 已知玉米的高杆植株易倒伏。为获得符合生产要求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按照图I中的程序得到F2代后,对植株进行 ______ 处理,选出表现型为_______植株,通过多次自交并不断选择后获得所需的新品种。
(4) 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存活率时发现:易感病植株存活率是1/2; 高杆植株存活率是2/3;其它性状的植株存活率是1。据此得出上图I中F2成熟植株表现型有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不论顺序)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