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合理利用网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了解网络规则. 能力目标
学会“信息节食”;掌握正确地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养成利用网络合理表达诉求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网络的正面作用,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 难点:
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小军的一天
1
自从有了网络,小军忙了起来:天气预报觉得很有趣,他收藏了起来,小学的知识很好,收藏起来;谁整理的古代诗词很好,收藏起来;这么美的图片,收藏起来;这么多名人故事,收藏起来,初中的物理、化学、数学知识,收藏起来……在小军的生活中,“收藏”成为主要方式。
问题:小军这一天的忙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网络有利也有弊,这几幅图片,告诉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今天我们就学习《合理利用网络》
二、新课讲授 模块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运用你的经验 P17页教材对话
思考:我们该如何利用网络?
教师总结: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促进作用,享受健康交往带来的乐趣。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等等。
1.为什么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相关链接
案例分析(见课件) 探究与分享
2
2.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
(2)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相关链接:网瘾 探究与分享 (展示下列图片)
思考:我们应如何看待网络造谣、恶意中伤等事件?
提示: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行负责,不恶意攻击他人。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3
(3)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
案例分析
王某与张某同住一个村镇,因生活琐事导致二人相互猜疑,多次发生口角纠纷。2016年8月,张某在网上注册了一个“陌陌号”,并通过该“陌陌号”发表动态信息辱骂王某。第三天,该信息被他人发现并告知了王某,王某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民警经调查核实,张某确实通过互联网使用污秽语言辱骂了王某,就依法对张某作出了行政拘留3日的治安处罚。王某认为张某的行为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将张某告上法院,请求判令张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万元。
1.思考:张某利用网络骂人不行吗? 2.张某受到处罚,给我们什么警示?
提示:网络也要遵守规则,有道德规则,也有法律规则,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教师强调: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模块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1.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案例: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