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县巴美养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羊场管理制度
一.疫病防疫,驱虫,消毒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每年定期防疫羊痘,羊三病,布病,口蹄疫。积极做好重大疫情的防控,严格执行疫病防治制度,春秋定期进行驱虫。
2.防疫,驱虫必须在公司的统一领导部署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3.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做好每一次的免疫接种工作,确保免疫质量。 4.严格按照要求贮运疫苗,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5.废弃疫苗瓶不准乱扔丢弃到羊圈内,要统一无害化处理。
6.兽医工作人员要建立必要的病例,病史档案,包括繁殖性能,流产,羔羊死胎,畸形羔羊,羔羊死亡率等。
7.羊场每年必须在3月份,9月份进行二次驱虫。驱虫前注意气候变化,掌握好投药的方法,剂量浓度,做好投药后羊群的观察。 8.每二十天对所有圈舍用具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9.免疫程序:
羔羊免疫程序
接种时间 疫苗 接种方式 免疫期 二月令 羊痘灭活苗 尾根皮注 一年 二个半月 口蹄疫灭活苗 肌肉注射 半年 三月令 羊梭菌三联四防皮下或肌注 半年 灭活苗 七月令 口蹄疫灭活苗 肌肉注射 半年 母羊免疫程序
接种时间 配种前二周 配种前二周 产后一个月 产后一个月 产后一个半月 疫苗 口蹄疫灭活苗 羊梭菌病三联四防灭活苗 口蹄疫灭活苗 羊梭菌病三联四防灭活苗 羊痘灭活苗 接种方式 肌注 肌注 肌注 肌注 尾根皮下注射 免疫期 半年 半年 半年 半年 一年 驱虫:用伊维菌素注射液驱虫,每千克体重0.02ml,配种前用伊维菌素注射液再再驱一次。
剪毛后7—10天用药物螨净,巴胺磷,溴氢菊等驱除螨病。
二.养殖人员的饲养管理制度
1.管好产后母羊和产后羔羊
产后母羊应注意保温,防潮,预防感冒,并使母羊安静休息。产后一小时,应给母羊饮温水。产后羔羊要人工辅助早吃初乳,以增加羔羊的抗病能力,提高成活率,尽早训练吃料,抓好补料关。(7—10天开始训练吃料)
2.合理安排饲喂,成年羊的日粮依配方为准,一般日喂2.5kg,每日喂3—4次。日喂量以饲槽内基本不剩为宜,保证不断水,不缺盐。 3.认真做好修蹄羔羊断尾工作,养殖人员利用剪毛防疫时做好修蹄工作。产后一周内的羔羊要进行断尾,利用橡皮套在第三尾椎扎紧自然脱落。
4.清洁卫生工作:养殖人员要定期不定期的搞好自己周围的环境卫生,并清理圈内的杂毛,产后的胎衣要及时清理掩埋,病羊要隔离饲养,死羊要及时清理出圈,否则发现一次罚款300元。
5.每天喂前要做到饲槽,水槽清洁卫生,每只羊要保证吃上干净卫生
的饲料,喝上干净卫生的水。
6.养殖人员要爱护公共财产,经常保养运料车,不超载,因人为因素造成的财产损害,要承担一定的赔偿。
7.养殖人员要做到勤观察,发现病羊要及时通知兽医人员,并协助兽医人员做好病羊的治疗工作。
8.严禁暖棚内搞种植,以种植的要整平待用。
三.羊场的繁育管理计划
1.种公羊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按计划,批次投放种公羊,真正做到集中产羔,集中管理,分不同阶段管好繁殖母羊,特别是妊娠前后期,泌乳前后期的管理,加强优饲保证泌乳和妊娠后期的营养,提高繁殖性能。
2.杂交繁育计划:合理组群,及时淘汰非生产母羊,采取三元杂交生产肉羊,每年要淘汰母羊占繁殖母羊的1/6,每年要在7月20号前种公羊全部隔离饲养,9月10号开始有计划投放公羊,有效的避开寒冷月份产羔,提高羔羊的成活率,减少母羊的体质消耗。 3.杂交组合方式:
方式一:以寒羊母羊作母体,巴美种公羊作父体,生产巴寒杂交肉羊,公羔全部育肥上市,母羔留作后备母羊。F1代后备母羊作母体,杜波种羊作父体,生产杜,巴,寒三元杂交肉羊,公母羔全部育肥上市。 方式二:以寒羊母羊作母体,杜波种羊作父体,生产杜寒杂交肉羊,公羔全部育肥上市,母羔当作后备母羊。F1代后备母羊作母体,萨福克作父体,生产杜,寒,萨三元杂交肉羊,公母羔全部育肥上市。
4.二年三产配种计划:要做到二年三产,母羊必须间隔八个月产羔一次,让生产要有固定的配种产羔计划。如,五月份配种,十月份产羔,一月份配种,六月份产羔,九月份配种,翌年二月份产羔,羔羊一般1.5—2月断奶,母羊断奶后一个月配种。
5.种公羊饲养要由专人负责,健全种公羊档案,每一轮配种20天,本轮配种母羊未受孕,转入下一轮配种,配种结束,把种公羊和繁殖母羊隔离饲养,要求母羊闻不到种公羊的气味,听不到种公羊的声音和看不到种公羊,通过隔离饲养,突然将公羊放入母羊群,母羊将出现正常的发情和较高的排卵,提高受胎率。
6.种公羊营养保健:供给清洁饮水,适时尽量喂全价饲料,配种期应额外添加足量维生素AD3,维生素E,维生素B2制剂,杜绝饲喂霉变饲料。按照免疫程序做好疫病防治,驱虫工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