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学案 班级: 姓名: 小组:
年级:九年级 科目:历史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陈海宽 时间:2012-10-12 审核: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 2、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重点】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对改革的评价 【自主学习】(列出知识清单——明确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1)根本原因: 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导火线: 战争
(3)改革的目的:为了 (4)改革者:沙皇 ,
(5)时间: 年 ①农奴获得 ;
(6)改革的内容:废除 制 ②农奴解放时可以通过 方式分到一块“ ”和宅旁园地
的 权;
③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所居住地区的“村社”管理。
(7)改革的实质:是一次 和 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
(列宁:“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8)改革的性质: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 改革
(9)历史意义:①缓解了国内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俄国走上了 发展的道路; ②改革不彻底,留下了大量的 残余。 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共同探究】(小组合作 互帮互助 共同提高) 如何评价俄国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
相信你是
最棒的!
【归纳整理】
【达标测试】(夯实基础 直击中考 创新提升) 1、19世纪中期,俄国社会发展落后的原因是
A、殖民统治 B、闭关锁国 C、农奴制的束缚 D、沙皇的专制统治 2、世界近代史上,正式批准并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沙皇是( )
A、亚历山大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彼得一世 D、彼得二世 3、如果给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画像,可以选择的历史情景是( ) A.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B.他在萨拉托加战斗中
C.他签署颁布《民法典》 D.他率领议会军击溃查理一世王军 4、被列宁称为“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1861年改革 B.日本维明治维新 C.美国南北战争 D.美国独立战争 5.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彼得大帝改革 B.伊凡四世称沙皇 C.1861年改革 D.俄罗斯帝国建立
1
6.俄国1861 年改革没有改变( )
A.封建生产关系 B.俄国社会性质 C.农奴的法律地位 D.沙皇的专制统治 7、1861年,沙皇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从此,获得“解放”的农奴: A、只能从事农业生产 B、可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 C、成为法律上的“自由人” D、可免费获得一块份地 8、俄国的农奴制度曾被称为“国家脚下的火药库”。消除这一火药库威胁的事件是 A、1861年改革 B、南北战争 C、克里木战争 D、废除君主制度 9、某位历史学家对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作了这样的注释:“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自由农民。”这位历史学家认为这一法令 A、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C、加速了俄国向亚洲扩张 D、使俄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10.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护沙皇的统治 B.解放农奴 C.增加对外扩张的力量 D.发展资本主义 11、“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说明了1861年改革的实质: A、改革为了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B、改革为了维护地主的利益
C、改革为了解放农奴 D、改革为了提供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劳动力 12、“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这就注定了这场改革
A、废除了沙皇统治 B、没有任何成效 C、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13、 历史活动课上,李潞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了俄国1861年改革。你认为她的表述哪一项不正确 A.改革目的是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 B、它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它是一场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列宁 ①材料一是亚历山大二世针对哪一历史事件而言的?该事件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②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本来目的是什么? 动脑筋 想一想
③为什么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④这次改革的实质和性质分别是什么?
【学习感悟】
克里木战争的惨败,农奴制危机的加深,沙皇政府为避免革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缓和了阶级矛盾,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但改革并没有改变沙皇专制的本质,反而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因而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仍沉重而缓慢。
我最大的收获是: 我还需解决的问题有: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