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刷题
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 尚梦雅
河南省考截至现在距离笔试还有十来天的时间,大家是否已经理论扎实在不断刷题提升?不知道各位同学有没有刷题刷到头晕眼花,而且觉得刷题刷到手软,可正确率一直不高,其实这些都是各位同学在刷题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那么省考在最后这一阶段究竟该如何有效刷题呢?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一、稳定心态,初识题型,各个击破
临近考前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心态决定成败。在行测的考试中分为这五大题型,常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言语理解和逻辑判断,对于每一种题型来说各有各的特点,每种题型的做题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备考的时候要针对每种题型进行思考和总结,学会不同题型的做题方法,各个击破。
二、刷题成套刷,对时间敏感
大家在这个阶段刷题尽量刷套题,自己把握好时间,行测的各个部分合理分配时间,避免考试时由于时间分配不均导致失分。坚持刷题保持做题的感觉。做完题目对答案培优补差,找自己的薄弱项,在后面的复习中更有针对性,补足短板,加强优势。在复习过程中通过做真题全面梳理考点,对重复出现的知识点用红笔重点标注或者记录下来,复习有侧重点,备考才更高效。
三、求速求量?重在技巧和总结
刷题一定是求量求速吗?其实刷题并不是越多越好,掌握解题技巧才是关键。真题时不必过于追求速度,复习进行到最后的阶段,总结和反思才是最重要的,真题做的时候一定要反复去推敲考题中的考点并加以积累,学习并总结快速的解题技巧,不断梳理归纳那些易错点并记录下来,在之后的做题过程中引以为戒。
下面我们以两道题为例来看下做完题目如何总结归纳:
【例1】超级高铁与大众的出行密切相关,它最吸引人之处,就是其运行速度远超轮轨式高铁列车,时速可达600至1200千米,甚至有很多人断言能够达到4000千米以上。这类超级高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列车须在密封的真空或者低气压管道中运行。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抽取空气达到接近真空的低气压环境,采用气动悬浮或者磁悬浮驱动技术,让列车在全天候、无轮轨阻力、低空气阻力和低噪声模式下超高速运行。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超级高铁实现可能性的是: A.超级高铁在某些线路中无法实现低气压管道的密封 B.在超级高铁运行的真空管道中维护设备将异常艰难和昂贵 C.在真空或低气压管道中超级高铁的某些必要设备将无法使用 D.超级高铁一旦出现失控将对乘客的人身安全带来可怕的后果
【中公解析】C。解析:分析题干论证主线,论点:让列车在全天候、无轮轨阻力、低空气阻力和低噪声模式下超高速运行。论据:①列车须在密封的真空或者低气压管道中运行。②通过抽取空气达到接近真空的低气压环境,采用气动悬浮或者磁悬浮驱动技术。A项削弱论据。在某些线路中无法实现低气压管道的密封,也就无法满足超级高铁高速运行的条件,具有削弱作用。B项增加反向论据。超级高铁的实现,有赖于真空管道设备,若设备的维护异常艰难和昂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超级高铁的实现,具有削弱作用。C项否定前提。必要设备是指脱离了这些设备超级高铁将无法运行的设备。若真空或低气压管道中超级高铁的某些必要设备无法使用,那超级高铁将没有实现的可能性。D项无关选项。论点讨论的是超级高铁能否实现,此选项讨论的是出现失控后会造成可怕后果,论题不一致,排除。对比选项,A项削弱论据,且只是“某些”,力度较弱;B选项增加的反向论据虽增加了超级高铁实现的难度,但并非完全否定,力度较弱;C选项直接否定了前提。C项否定前提的削弱力度强于A、B削弱论据项。故正确答案为 C。
总结:注意削弱的力度比较。
【例2】甲、乙、丙在北京、南京和成都工作,他们的职业是医生、演员和教师。已知:甲不在北京工作,乙不在南京工作;在北京工作的不是教师;在南京工作的是医生;乙不是演员。
那么,甲、乙、丙分别在哪里工作? A.南京、成都和北京 B.成都、北京和南京 C.南京、北京和成都 D.成都、南京和北京
【中公解析】A。解析:在甲乙丙三人中,题干已知条件关于乙的描述最多,所以以这些条件为突破口进行推理。由“已不在南京工作”和“在南京工作的是医生”推出“乙不是医生”,结合“乙不是演员”推出“乙是教师”,再结合“在北京工作的不是教师”,最后推出“乙在成都工作”。所以,A为正确答案。
总结:元素对应问题找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
好的,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可以正确刷题,有效刷题,掌握做题技巧,多总结多思考,从而提高做题的正确率,祝大家都能顺利通过省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