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神奇的压强解析题
【例1】如图1图A所示,重力为40牛顿的物体,分别放在梯形木块的1、2、3位置上,试分析物体的重力与它在1、2、3处对梯形木块的压力。
图1
【分析】见图B,当物体分别放在梯形木块的1、2、3处,物体的重力不变,都是40N,且方向都是竖直向下,作用于物体的重心上。而物体对梯形木块的压力是作用于梯形木块上的。在位置1时,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斜面指向梯形木块,数值小于重力,即F1<G;在位置2时,压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数值等于重力,即F2=G=40N;当放于位置3时,虽然物体与梯形木块接触,但它们之间没有互相挤压,故无作用力,物体对梯形木块的压力为零。 【说明】压力和重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压力是物体对物体挤压而产生的力,它们的性质不同;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压力的施力物体是与研究物体相挤压的物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压力的方向则垂直于受压面;重力的大小正比于物体的质量,压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间的挤压程度。置于静止水平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施力物体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这是由于此时物体的重力恰好垂直地作用在水平平面上,而其他情况下,压力的大小和施力物体的重力不相等。 【例2】下列情况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鞋底刻有花纹.
B.图钉尖进入墙时要用力按. C.钢轨下面铺上枕木.
D.用钝了的刀,磨磨刀口可以变锋利了.
【分析】增大压强的途径是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鞋底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而铺枕木是增大受力面积,反使压强减小. 【解答】B、D.
【例3】图钉尖端的面积是0.3mm,钉帽的面积是1.5cm。用9N的力垂直于墙壁按这只图钉,试求:
(1)钉帽受到的压力和压强?(2)墙壁受到的压力和压强?
2
2
【分析】当用力按图钉的帽,图钉将外力大小和方向不变地进行传递,钉帽的面积大,它对手产生的压强小,而钉尖的面积小,对墙壁产生的压强大。 【解答】F1=F2=9N
p1=F1/S1=9N/1.5×10m=6×10Pa p2=F2/S2=9N/0.3×10-m=3×10Pa
钉帽和墙壁受到的压力都是9N,钉帽受到的压强为6×104Pa,墙壁受到的压强为3×10Pa。 【说明】固体在处于平衡状态时,能够等值地传递外加压力,但压强的传递是非等值的,它随受力面积的变化而变化。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在应用公式p=F/S计算时,各个量的单位必须统一用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例4】封冻的江河冰面最大能承受的压强是4×10Pa,一台履带式拖拉机的质量是5200kg,两条履带跟地面接触的面积共1.5m,这台拖拉机能不能从冰面上通过?
【分析】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求出拖拉机对冰面的实际压强是多大。如果拖拉机对冰面的压强大于4×10Pa就不能通过,如果小于4×10Pa就可以通过。 【解答】根据压强公式:
p=F/S=G/S=mg/S=5200kg×9.8N/kg=3.4×10Pa
答 因为3.40×10帕斯卡小于4×10帕斯卡,可以通过。
【说明】(1)物体受压后形状要改变,甚至会被破坏,这决定于压强的大小而不是压力的大小。
(2)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施压物体的重力,只有物体在水平面上时,压力才等于物体的重力。在解这类问题时,必须写出公式的推导过程p=F/S=G/S,以防压力和重力这两个概念混淆。
【例5】砖的密度是2×10kg/m,用砖砌成高10米的砖柱,砖柱对地面的压强多大?(砖缝所占体积与砖缝里的泥土质量忽略不计)
【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综合运用密度、质量、重力等知识。先求出砖柱对地面的压力,再根据压强公式解得压强。仔细审题还发现,解答本题还缺少受力面积这个关键的物理量,解题时应先设出。
【解答】设砖柱的底面积为Sm(即地面的受力面积),砖柱对地面的压力F即为砖柱所受重力G,由压强公式得:
p=F/S=G/S=mg/S=ρgV/S=ρghS/S=ρgh =2×10kg/m×9.8N/kg×10m
3
3
2
3
3
4
4
4
4
4
2
4
7
62
7
-42
4
=1.96×10Pa
答 砖柱对地面的压强是1.96×10帕斯卡。
【说明】审题是解答物理习题的关键性一步,当发现缺少“条件”时,通常是自设一个解题需要而又没有直接给出的物理量(亦称中间量),对自设的中间量一般用文字符号表示,不必设出或计算出具体数值,运算过程中借助已知条件代入式中消去。 【例6】如图2所示情况中,能使物体对水平地面
压强减小的是[ ]
A.沿aa′虚线切除上半部。 B.以bb′虚线切除右半部。 C.以cc′虚线切除右半部。 D.以cc′虚线切除左半部。
【分析】选项A,地面受力面积不变但压力减小了;选项B,地面受到的压力和受力面积同时减小,但减小的比值不变;选项C,地面受到压力减小的比值小于受力面积减小的比值;选项D,压力减小的比值大于受力面积减小的比值。 【解答】A、D。
【说明】压强是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大小,因此,压力大不代表压强大,反之,压力小也能产生很大压强。
【例7】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铝块(ρ铝=2.7×10kg/m)置于边长为50cm的水平台面上,求铝块对台面的压强.
【分析】先根据m=ρV求出铝块质量,铝块给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铝块重力大小,铝块与台面之间接触部分是铝块的侧面积。 【解答】 V=a3=(0.1m)=10m
m=ρV=2.7×10kg/m×10m=2.7kg, F=G=mg=2.7kg×9.8N/kg=26.46N S=a=(0.1m)=10m
∴p=F/S=26.46N/10m=2646Pa 答 铅块对台面的压强等于2646Pa。
-22
2
2
-223
3
-33
3
-33
3
3
5
5
图2
【例8】一端蒙橡皮膜的玻璃筒,插入水中,如图3所示,在逐渐下插的过程中,橡皮膜将 [ ]
A.逐渐下凸. B.逐渐上凸. C.保持不变. D.不好判断.
【分析】由于液体内部各方向都有压强,玻璃筒插入水中时,下端橡皮膜应受到向上的压强作用,而且越向下时,压强越大. 【解答】B.
【说明】液体不但受到重力作用,而且还具有流动性要向四面扩张,因此液体对容器底面和侧壁都有压强.
图3
【例9】底面积相同的量筒和量杯内倒入相等质量的水,则水对底部压强大小关系是 [ ] A.量筒较大. B.量杯较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分析】量筒呈圆柱型,量杯呈倒圆台型.倒入质量相等的水,量筒内水面位置比量杯内水面位置高,量筒底离水面的深度较大,压强也大. 【解答】A.
【例10】 如图4所示,用一个空塑料瓶(装可乐的饮料瓶即可),在瓶口塞上穿着一截玻璃管的橡皮塞子.然后用耐压管连接到抽气机(或抽气筒)上,慢慢将瓶内空气抽出.我们将看到塑料瓶被压扁了.试解释这一现象.若要使压扁的塑料瓶恢复原状,应采取什么方法? 【解答】 在瓶内空气被抽出的过程中,由于瓶内空气减少,使瓶内气体的压强不断减而且小于瓶外大气压强,塑料瓶在瓶外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