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答案】B
2.以下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受外界干扰时变化最小的是
A.荒漠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苔原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答案】B
【解析】荒漠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少,群落的结构也较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差,A错误;森林生态系统气候稳定,动植物种类繁多,群落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最强,B正确;苔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生产者主要是地衣,其他生物大
1
都直接或间接的依靠地衣生活,自我调节能力弱,C错误;农田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也较少,主要是农作物,群落结构单一,自我调节能力较差,D错误。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也弱
B.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适当增加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A
4.研究人员调查了生态果园及对照果园中某些害虫及害虫天敌的密度,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害虫 昆虫种类 蚜虫 (头/枝) 生态果园 对照果园 39.3 79.1 螨 (头/叶) 0.34 2.58 小花蝽 (头/枝) 0.47 0.15 害虫天敌 瓢虫 (头/枝) 0.29 0.16 盲蝽 (头/枝) 0.33 0.02 A.调查果园中蚜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B.蚜虫的总能量最多只有瓢虫总能量的10倍 C.生态果园流入害虫及其天敌的总能量比对照果园少 D.害虫与害虫天敌之间的数量变化是正反馈调节的结果
2
【答案】C
【解析】蚜虫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故在两类果园中调查上表中的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A错误;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可知,蚜虫所在营养级的所有生物具有的能量是它们下一个营养级所有生物的能量的五倍到十倍,B错误;根据生态果园和对照果园中害虫天敌及害虫的对比情况可以发现,生态果园的建立有利于害虫天敌的生存,从而抑制害虫的生存,所以生态果园流入害虫及其天敌的总能量比对照果园少,C正确;害虫与害虫天敌之间的数量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D错误。
5.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是
A.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时,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很快消除污染,其中生物不会受明显影响
B.森林中当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数量也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受到抑制
C.一片草地上发生火灾后,第二年就又长出茂密的草本植物,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很快恢复
D.当气候干旱时,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答案】C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强
3
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的能力属于恢复力稳定性 D.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其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有关,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A正确。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正确。生态系统如果受到破坏后恢复结构和功能的能力属于恢复力稳定性,C正确。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快,因为沙漠生态系统严重缺水,D错误。 点睛: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4个易错点
(1)对于极地苔原(冻原),由于物种组分单一、结构简单,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与生物种类有关,还要考虑生物的个体数量。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是恒定不变的,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 (4)负反馈调节并非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是使最初发生的那种变化向相反方向发
展,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相对稳定。
7.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答案】B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