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3测量方法:观察 5.12.4数据记录:
每一功能区间作为1个实测点。目测是否存在壁纸对花不准确、有明显接缝、色差、翘边、起鼓、霉变现象,如存在一处及以上有此类问题,则该测量点不合格。 5.13 厨卫间门洞口侧墙厚度
5.13.1指标宗旨:控制门洞口墙体贴砖厚度尺寸偏差,防止门套线安装后与墙体间缝隙过大或不均匀一致。 5.13.2合格标准:允许偏差5mm 5.13.3测量方法:钢卷尺 5.13.4数据记录:
每一门洞口作为1个实测点。同一门洞口,分别在对边从地面向上300mm、1500mm处测量门洞口侧墙厚度,取4个实测值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门洞口侧墙厚度实测指标达标率的1个计算点。 5.14 墙砖排版
5.14.1指标宗旨:控制墙砖排版观感质量。 5.14.2合格标准:无宽度小于100mm的墙面砖 5.14.3测量方法:观察 5.14.4数据记录:
每一功能区间作为1个实测点。目测是否存在有宽度小于100mm的墙面砖现象,如存在一处及以上有此类问题,则该测量点不合格。
6、地面
6.1 地砖(石材)空鼓
6.1.1指标宗旨:控制户内地砖(石材)空鼓程度。
6.1.2合格标准:地砖(石材)铺贴完成7天后,不允许空鼓。 6.1.3测量方法:空鼓锤 6.1.4数据记录:
地砖(石材)空鼓在腻子打磨后进行检查;当户空鼓率达到10%-20%,将对当户达标率扣除2%,当户空鼓率达到20%以上,将对当户达标率扣除4%。每一户作为1个实测区域。通过空鼓锤检查是否存在地砖(石材)空鼓。计算方法:检查点统一记为10,合格率=户内地砖(石材)整砖合格数/户内所有地砖(石材)整砖数的百分比,如合格率为95%,则检查点数为10,合格数为9.5(此检查计算方法仅作为工程管理部评判合格率为用,工程部须全数检查)。 6.2 地砖(石材)开裂
6.2.1指标宗旨:控制户内地砖(石材)开裂程度。 6.2.2合格标准:不允许 6.2.3测量方法:观察 6.2.4数据记录:
每一功能区间作为1个实测点。通过目测检查是否存在地砖(石材)开裂现象,如存在一处及以上有此类问题,则该测量点不合格。 6.3 石材色差
6.3.1指标宗旨:控制户内地面石材色差程度。 6.3.2合格标准:无明显色差 6.3.3测量方法:观察
6.3.4数据记录:
每一户作为1个实测点。通过目测检查是否存在石材有明显色差现象,如存在一处及以上有此类问题,则该测量点不合格。 6.4 地砖(石材)接缝宽度
6.4.1指标宗旨:控制户内地砖(石材)接缝宽度偏差程度。 6.4.2合格标准:[1.6,2.1]mm
6.4.3测量方法:钢尺、标准钢塞片尺 6.4.4数据记录:
每一户作为1个实测区域。对离墙最近的地砖整砖缝进行测量,通过钢尺、标准钢塞片尺检查每一道离墙最近的地砖整砖接缝宽度。计算方法:检查点统一记为5,合格率=所查地砖整砖接缝宽度合格数/所查地砖整砖接缝数的百分比,如合格率为95%,则检查点数为5,合格数为4.75(此检查计算方法仅作为工程管理部评判合格率为用,工程部须全数检查)。 6.5 地砖(石材)接缝高低差
6.5.1指标宗旨:控制户内地砖(石材)接缝处平整度。 6.5.2合格标准:允许偏差0.5mm
6.5.3测量方法:钢尺、标准钢塞片尺 6.5.4数据记录:
每一户作为1个实测区域。对离墙最近的地砖整砖缝进行测量,通过钢尺、标准钢塞片尺检查每一道离墙最近的地砖整砖接缝高低差。计算方法:检查点统一记为5,合格率=所查地砖整砖接缝高低差合格数/所查地砖整砖接缝数的百分比,如合格率为95%,则检查点数为5,合格数为4.75(此检查计算方法仅作为工程管理部评判合格率为用,工程部须全数检查)。 6.6 阳台地砖缝隙不均匀一致
6.6.1指标宗旨:控制阳台地砖缝隙宽度偏差程度。 6.6.2合格标准:极差≤1mm
6.6.3测量方法:钢尺、标准钢塞片尺 6.6.4数据记录:
每一个阳台作为1个实测区域。目测选取2条疑似宽度极差最大的接缝进行测量。取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6.7 门槛石大小头
6.7.1指标宗旨:控制户内门槛石大小头偏差程度。 6.7.2合格标准:极差≤8mm 6.7.3测量方法:钢卷尺 6.7.4数据记录:
每一户作为1个实测点。在离门槛石两端30mm处各进行一次测量,取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6.8 波打线大小头
6.8.1指标宗旨:控制户内波打线大小头偏差程度。 6.8.2合格标准:极差≤8mm 6.8.3测量方法:钢卷尺 6.8.4数据记录:
每一功能区间作为1个实测点。四周目测选取2条疑似大小头的波打线在两端离墙50mm处各进行一次测量。取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6.9 门槛石侧面露基层砂浆
6.9.1指标宗旨:控制门槛石和两侧地面标高准确度。 6.9.2合格标准:不允许 6.9.3测量方法:观察 6.9.4数据记录:
每一个门槛石作为1个实测点。目测检查是否存在门槛石侧面露基层砂浆现象,如存在以上问题,则该测量点不合格。对于阳台等门槛石较长的侧边须进行处理,观感良好的视为合格点。
6.10 门槛石侧边未倒角、抛光处理
6.10.1指标宗旨:控制加工精度和观感质量。 6.10.2合格标准:不允许 6.10.3测量方法:观察 6.10.4数据记录:
每一户作为1个实测点。目测检查是否存在门槛石侧边未倒角、抛光处理现象,如存在以上问题,则该测量点不合格。倒角宽度须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否则视为不合格点。
6.11 入户门门槛石标高
6.11.1指标宗旨:控制入户门门槛石和两侧地面标高的准确度。
6.11.2合格标准:①入户门外开:门槛石与室内完成面标高一平,高于电梯前室完成面标高10mm,标准控制在[8,15]mm;②入户门内开:门槛石高于室内完成面标高10mm,高于电梯前室完成面标高20mm,标准控制在[15,20]mm(与电梯厅地面标高)。
6.11.3测量方法:钢卷尺 6.11.4数据记录:
每一个门槛石作为1个实测点。在离门槛石两端30mm处各进行一次测量,取偏差最大的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6.12 砖(石材)踢脚线与墙面缝隙宽度
6.12.1指标宗旨:控制户内砖(石材)踢脚线与墙面间缝隙宽度偏差程度。 6.12.2合格标准:[5,12]mm 6.12.3测量方法:观察 6.12.4数据记录:
每一功能区间作为1个实测点。目测选取2条疑似砖(石材)踢脚线与墙面间缝隙宽度偏差最大的进行测量。选取其中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6.13 踢脚线与墙面缝隙宽度不均匀
6.13.1指标宗旨:控制户内踢脚线与墙面间缝隙宽度均匀一致。 6.13.2合格标准:极差≤4mm 6.13.3测量方法:钢卷尺 6.13.4数据记录:
每一功能区间作为1个实测点。目测选取2条疑似接缝宽度极差最大的踢脚线接缝进行测量。取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6.14 地砖(石材)与门槛石、铝合金门框间缝隙
6.14.1指标宗旨:控制户内地砖(石材)与门槛石、铝合金门框间缝隙宽度均匀一致。
6.14.2合格标准:[0,3]mm且均匀一致 6.14.3测量方法:钢卷尺 6.14.4数据记录:
每一门槛石、铝合金门作为1个实测点。在离门槛石、铝合金门两端30mm处及中间位置各进行一次测量,取偏差最大的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6.15 地砖(石材)铺贴大小头
6.15.1指标宗旨:控制户内地砖(石材)铺贴大小头偏差程度。 6.15.2合格标准:极差≤8mm 6.15.3测量方法:钢卷尺 6.15.4数据记录:
每一功能区间作为1个实测点。四周目测选取2条疑似大小头的地砖(石材)在两端离墙50mm处各进行一次测量。取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7、木地板
7.1 木地板砼基层强度不足、起沙
7.1.1指标宗旨:控制户内木地板砼基层施工质量。 7.1.2合格标准:不允许 7.1.3测量方法:观察 7.1.4数据记录:
每一功能区间作为1个实测点。通过使用坚硬物和目测检查是否存在砼基层强度不足、起沙、开裂现象,如存在一处及以上有此类问题,则该测量点不合格。 7.2 木地板砼基层空鼓、脱落、开裂
7.2.1指标宗旨:控制户内木地板砼基层施工质量。
7.2.2合格标准:每个房间不超过3处,且空鼓总面积≤600c㎡ 7.2.3测量方法:空鼓锤 7.2.4数据记录:
每一功能区间作为1个实测点。通过使用空鼓锤和目测检查是否存在砼基层空鼓、脱落现象,如存在一处及以上有此类问题,则该测量点不合格。 7.3 木地板砼基层平整度
7.3.1指标宗旨:控制户内木地板砼基层平整程度。 7.3.2合格标准:允许偏差4mm 7.3.3测量方法:靠尺、塞尺 7.3.4数据记录:
每一功能区间作为1个实测点。任选同一功能区间地面的2个对角区域,按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尺测量2次,加上房间中部区域测量一次,共测量3次。选取其中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7.4九厘板铺贴平整度
7.4.1指标宗旨:控制户内九厘板铺贴平整程度。 7.4.2合格标准:允许偏差4mm 7.4.3测量方法:靠尺、塞尺 7.4.4数据记录:
每一功能区间作为1个实测点。任选同一功能区间地面的2个对角区域,按与墙面
夹角45度平放靠尺测量2次,加上房间中部区域测量一次,共测量3次。选取其中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7.5九厘板间距
7.5.1指标宗旨:控制户内九厘板铺贴间距大小程度。 7.5.2合格标准:[0,20]mm 7.5.3测量方法:钢卷尺 7.5.4数据记录:
每一功能区间作为1个实测点。目测选取2条疑似间距最大的九厘板缝隙进行测量(离墙300mm范围不在测量范围内)。选取其中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7.6 木地板平整度
7.6.1指标宗旨:控制户内木地板平整程度。 7.6.2合格标准:允许偏差3mm 7.6.3测量方法:靠尺 7.6.4数据记录:
每一功能区间作为1个实测点。任选同一功能区间地面的2个对角区域,按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尺测量2次,加上房间中部区域测量一次,共测量3次。选取其中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7.7 木地板大小头
7.7.1指标宗旨:控制户内木地板大小头偏差程度。 7.7.2合格标准:极差≤10mm 7.7.3测量方法:钢卷尺 7.7.4数据记录:
每一功能区间作为1个实测点。目测选取2条疑似大小头偏差最大的木地板,在两端离墙50mm处进行测量。取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7.8 木地板接缝
7.8.1指标宗旨:控制户内木地板接缝宽度偏差程度。 7.8.2合格标准:接缝宽度<0.5mm且均匀一致 7.8.3测量方法:钢尺、标准钢塞片尺 7.8.4数据记录:
每一功能区间作为1个实测点。目测选取2条疑似间距最大的木地板缝隙进行测量。选取其中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7.9 木地板起灰
7.9.1指标宗旨:控制户内木地板基层清理情况。 7.9.2合格标准:不允许 7.9.3测量方法:观察 7.9.4数据记录:
每一功能区间作为1个实测点。通过使用脚踩和目测检查是否存在木地板起灰现象,如存在以上问题,则该测量点不合格。 7.10 木地板异响
7.10.1指标宗旨:控制户内木地板安装质量。 7.10.2合格标准:不允许 7.10.3测量方法:观察 7.10.4数据记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