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实验正反交结果相同,由此可知果蝇的翅型属于 染色体遗传。
③根据F2的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测,决定 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进一步研究发现,果蝇的正常翅基因(+)和甲品系的卷翅基因(Cy)位于2号染色体上,该染色体上还分布有某隐性致死基因(b)及其等位基因(B)。甲品系内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均为卷翅,请在图2中亲本染色体相应位置标出B、b基因,并标出图中F1的相关基因。(不考虑交叉互换)
(2)像甲品系这样能够稳定保存两个致死基因的品系称为平衡致死系。研研究人员从北京大学某实验室获得另一果蝇平衡致死系(乙品系),其表现型为红眼卷翅,卷翅程度明显小于甲品系。已知乙品系果蝇的卷翅基因(Cy')和隐性致死基因(b')同样位于2号染色体上。甲、乙品系果蝇杂交,子代中卷翅与正常翅的数量比约为2:1。 ①根据子代中出现了表现型为 的果蝇,可判断b和b'不是同一基因。
②由实验结果推测,两个品系的卷翅基因Cy和Cy'是等位基因。若它们是非等位基因,杂交后代的翅型性状及其数量比应该是 。
(3)两个纯合致死的等位基因存在着互补和不互补两种关系:若互补,则同时含有这两个基因的杂合子能存活;反之,则不能存活。
①根据(2)实验结果推测:Cy和Cy'的关系是 (填“互补”\或“不互补”)。
②为验证上述推测,研究人员使用特异性引物对不同品系果蝇进行基因组PCR,电泳结果如图3所示。
选取(2)杂交中F1正常翅和不同卷翅程度的果蝇各200只,利用上述引物分别,对每只果蝇进行基因组PCR,电泳结果显示:所有正常翅个体都只有A条带,所有卷翅个体都同时有A、B条带。该结果是否支持(3)①的推测?请做出判断并陈述理由 。
31.(14分)乙烯是植物代谢过程中合成的一种植物激素,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1)乙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均有合成,能通过在细胞之间传递 进而实现对植物生长发育的 作用,主要功能是促进果实的 等。
(2)已有研究表明,乙烯能够影响黑麦的抗低温能力。某研究小组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合成乙烯的前体物质是1-氨基环丙烷-1-羧酸(简称ACC)。分別使用含有ACC和不含ACC的MS培养基培养拟南芥,然后统计其在相应温度下的存活率,结果如图1所示。由实验结果可知,外源性乙烯能够 。 ②为研究内源性乙烯的作用,研究人员构建了拟南芥的乙烯合成量增多突変体(突变体1)和乙烯合成量减少突变体(突变体2),并在相应温度下统计其存活率,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图1、图2结果可知,内源性乙烯与外源性乙烯的作用效果 。
③研究人员将拟南芥植株分別置于常温(22℃)和非致死低温(4℃),定时检测植株体内的乙烯合成量,结果如图3。实验结果显示,在此过程中乙烯合成量的变化趋势为 。
④将拟南芥植株进行一段时间的4℃低温“训练”后,移至一8℃致死低温下,植株的存活率明显提高。研究人员推测,低温“训练”可使植株降低乙烯合成量的能力增强,从而提高了植株的抗致死低温能力。请提供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以检验这一推测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