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开储存 分离储存
14.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左前方必须悬挂黄底黑字( )字样的信号旗。 危险品 “危险化学品” 化学品
15.毒物被吸收速度较快的途径( )。 呼吸道 消化道 皮肤
16.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特别重大事故指造成( )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50 100 200
17.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重大事故指造成( )死亡事故。 3人以上10人以下 10人以上30人以下 10人以上60人以下
18.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特别重大事故和重大事故报告后,应当逐级上报(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地市级人民政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
19.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一般事故报告后,应当逐级上报至(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
20.特别重大事故由( )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市人民政府或市人民政府授权 省级人民政府或省级人民政府授权 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
21.煤矿、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48 32 72
22.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行业标准 专业标准 企业标准
23.需要向使用者提供危险品事故应急咨询电话的是( )。 生产单位 销售单位 安监机构
24.停电检修时,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或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应悬挂( )标示牌。 在此工作 止步,高压危险 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25.如果工作场所潮湿,为避免触电,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人应( )。 站在铁板上操作
应穿绝缘靴,站在绝缘垫上操作 穿防静电鞋操作
26.电缆经过易燃易爆及腐蚀性气体场所敷设时,应( )。 穿管保护,管口保护 用防腐型电缆 直接埋设
。的 27.化工厂发生重大火火爆炸事故,主要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采取以下行动,哪种行动不正确的( )。
将临近易燃物移走,防止事故扩人,并保护现场 对受伤者实施急救,伤亡者送医院 组织事故调查并处理责任者
28.操作人员进行操作、维护、调节、检查的工作位置,距坠落基准面高差超过( )m,且有坠落危险的场所,应配置供站立的平台和防坠落的栏杆、安全盖板、防护板等。 4 3 2
29.混合操作时对于混合易燃、可燃粉尘的设备要防静电。应有良好的( ),并应在设备上安装爆破片。 节能装置 保护装置 接地装置
30.正常工作的起重机,按有关标准的要求每( )年进行一次试验校检。 半 1 2
31.锅炉( )将外界卒气送入炉膛供燃油燃烧使用,并将燃烧产物排出到大气中。 燃油系统 通风系统 锅炉附件
32.爆破片的爆破压力( )容器的最大工作压力。 大于 小于 大于或小于
33.下列( )灭火器不适于扑灭电气火灾。 二氧化碳 干粉
泡沫
34.若系统内存在燃爆性气体爆破片的材料不应选用( )。 塑料 橡胶 铁片
35.下列物质种类中燃烧速度最快的( )。 气体 液体 固体
36.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单位,应至少( )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3个月 6个月 1年
37.不同的职业危害对人体的危害不同,如( )可导致尘肺病。 粉尘 毒物 噪声
38.用纯氮气置换可燃气体后进人密闭罐内作业,在没有任何个体防护措施时,有可能发生( )。 呼吸急促 闪电式死亡 慢性缺氧
39.生产经营单位( )采购和使用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技术部门或者管理人员检查验收。 特殊情况下可以 可以 不得
40.某作业场所已被确定为缺氧环境,此时,有人决定向该环境通入纯氧。你认为( )。 可以,效果非常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