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法 窒息法 扑打法
24.职业病防治工作应坚持( )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环境管理
25.生产经营单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报告事故隐患的形式分别为( )。 季报 年报 月报
重人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26.爆炸品管理的“五双管理制度”应做到双人验收、双人保管、( )。 双把锁 双本帐 双层管理 双人发货
27.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危险化学品由于各种原凶造成或可能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及其他社会危害时,为( )清除危害后果而组织的救援活动。 及时控制危险源 抢救受害人员 进行灾区慰问
指导群众防护和组织撤离
28.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尚未确定的,由国务院()部门分别负责组织对该化学品的物理危险性、环境危害性、毒理特性进行鉴定。 公安 卫生 环保 安监
29.在对可燃物的沉积物进行铲刮应使用( )工具,并将铲刮下来的沉积物妥善处理。 铁质 铜质 木质 钢制
30.下列哪些不能扑灭金属钾、钠等火灾( )。 水 二氧化碳 沙土 泡沫
31.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向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 )般四级。 特别重人 重大 特大 较大
3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依法负责()工作。核发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 核发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危险化学品登记
核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33.液体产生静电荷的多少,与( )有关。 液体的介电常数 液体的电阻率 输送管道的材料 液体在管内的流速
34.下列不能用水扑火的( )。 密度小于水的易燃液体火灾 盐酸、硝酸引起的火灾 电石引起的火灾
、一 钠
35.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由( )构成。 综合应急预案 专项府急预案 部门应急预案 现场处置方案
36.《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需要进入存在高毒物品的设备、容器或者狭窄封闭场所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事先采取下列( )措施。
保持作业场所良好的通风状态,确保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为劳动者配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 设置现场监护人员和现场救援设备 为作业人员进行体检
3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报告应当(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慌报或者瞒报。 及时 准确 完整 公平
38.使用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不得自行()其购买的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 出借 转让 赠送 销售
39.氢气着火应采用下列( )措施。 切断气源
冷却、隔离,防止火灾扩大 保持氢气系统正压状态 保持氢气系统负压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