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18 童年的水墨画 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3:54: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8 童年的水墨画

教学目标:

1.会认“墨”等6个字,会写“墨”等11个字,会写“水墨画”等13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背诵《溪边》。

3.能说出在溪边、江上和林中分别看到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背诵《溪边》。

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在溪边、江上和林中分别看到的画面。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第一至第三板块;第二课时完成第四、第五两个板块)

教学过程:

一、回忆童年,导入新课

1.由歌曲《童年》引出课题,自由读文。

(1)导入:童年是一首诗,童年是一幅画,童年是一首歌,课件播放歌曲《童年》,简单说说你童年中最有趣的事。

(2)出示课题《童年的水墨画》,认读“墨”字。(介绍水墨画)课件补充几幅水墨画图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关注文中带拼音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聚焦生字,多种方法认读。

(1)课件出示生字“墨、染、碎、浪、溅、爽”。 交流难读、难认的字的记字方法并组词。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音。

(3)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相机巩固每首诗中的生字。 3.这三首以童年为主题的小诗,每一首都有一个小标题,试着在小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词语,说说每一首小诗都写了什么。

(1)自由读课文,同桌互相交流。

(2)班级交流,相机板书“溪边垂钓”“江上戏水”“林中拾蘑菇”。

4.设疑思考:这些活动的主人公是谁?他们在干什么?走进文中读一读,找一找。

三、合作学习,总结方法

1.指名读《溪边》。这首诗主要写了孩子们在溪边垂钓的情景,说说你在诗中看到了哪些景物,它们是什么颜色,在文中标注出来。

2.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还有哪些句子是你比较难理解的,与同桌讨论交流,想一想你会用哪些方法去理解呢?

(1)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我们可以用哪些办法理解这些句子呢?可以让学生回顾所学旧知,如:回忆贺知章的诗《咏柳》;联系自己生活,说说你看到的垂柳的姿态以及颜色。垂柳把溪水当作镜子,垂柳会照镜子吗?这里把溪

水比作什么?把垂柳比作什么?又把山溪比作什么?通过这种方法对山中景物进行描写,你体会到了山溪的什么特点?想象画面,朗读感悟。

(2)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联系上下文或结合图片,思考:“人影给溪水染绿了”是什么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

想一想,溪水还把什么给染绿了?抓住“绿”红”体会画面的色彩美,抓住“立”体会画面的静美,想象画面朗读句子。

(3)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想一想:为什么说“草地上蹦跳看鱼儿和笑声”呢?联系上下文读一读,思考一下。引导从“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知道一个孩子在这里钓鱼。 再联系自己钓鱼体验引导学生从“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知道孩子钓上鱼来了,特别高兴。所以“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表现的就是孩子们钓鱼的乐趣。 带着愉快的心情读一读句子。

3.交流并小结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结合插图、联系生活体验等。

4.多种形式朗读(赛读、配乐读等),试背《溪边》。 四、运用方法,感悟理解

1.总结学法:刚才大家运用了什么方法学习了《溪边》?(读诗,找到不理解的地方,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学过的知识等方法读懂。)

2.请大家运用刚才学过的方法继续学习《江上》林中》,体会戏

水之乐、拾蘑菇之趣。

(1)品读句子“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联系上下文想想“水葫芦”“两排银牙”指的是什么?通过联系上下文使学生明白这里是以“水葫芦”“两排银牙”指代一个调皮的孩子。朗读句子,在一问一答中体会孩子的调皮可爱及江上戏水的乐趣。

(2)对比句子“松树像刚洗过澡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和“松树像刚洗过澡清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亮”。读句子,说说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体会叠词“清清爽爽”“明明亮亮”,通过朗读使学生明白,叠词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而且还能起强调作用。

分享交流生活中积累的类似词语。 课件补充,学生积累。 (3)诗文中你有不理解的地方吗?结合《溪边》这首诗的学习方法,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发挥想象,理解“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这句话的意思。

3.指导朗读。朗读全文,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五、指导写字,拓展积累

1.课件出示生字,仔细观察生字,发现构字规律,将生字按结构特点分类。重点指导写好“蘑”“爽”“染”。

提示:“蘑”字笔画较多,书写时要提醒学生看清笔画,注意笔画间的穿插和避让。也可以提醒学生运用形声字规律进行书写记忆。

“爽”是独体字。书写“爽”字时要注意书写的笔顺,写好撇画

和捺画,这个字才能立得住。

课件出示“染”字的演变过程图片,学生观察交流。观察“染”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染”字中的“木”横画要长,托住上面部分。师范写,生练写。

2.观察其他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重点笔画的占格和压线。

3.学生练写,展示评价。

提示:评价可以从学生的书写姿势、握笔姿势以及书写的工整度、美观度等来进行。

4.用学习本课的方法自主阅读《街头》(也是《童年的水墨画》中的诗歌),交流学习感受。

推荐阅读张继楼的作品《写给孩子们的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18 童年的水墨画 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xflo8n5jb3gyk618jsm0fvam2gysn007d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