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3)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 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 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 【解答】解:(1)1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2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3号试管中馒头块、不搅拌,唾液与馒头中的淀粉没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
2号试管的现象是变蓝;3号试管的现象是变蓝.以预测实验中1号试管的现象是不变蓝;(填
写表格中的实验现象): 试管编号 馒头形态 清水或唾液 搅拌 放在37℃水中 恒温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1号 等量馒头碎屑 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2号 等量馒头碎屑 2毫升清水 充分搅拌 3号 等量馒头块 2毫升唾液 不搅拌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现象 (2)“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唾液;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是2号试管.
“2号试管内的馒头”,“淀粉未被唾液淀粉酶分解”,(3)未加唾液,所以淀粉遇碘会变蓝(变蓝或不变蓝).
(4)1号试管内因为加了唾液,唾液淀粉酶在适宜的温度下将淀粉分成麦芽糖,所以,加碘液后会不变蓝(变蓝或不变蓝). 故答案为:(1) 试管编号 馒头形态 清水或唾液 搅拌 放在37℃水中 恒温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现象 1号 等量馒头碎屑 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2号 等量馒头碎屑 2毫升清水 充分搅拌 3号 等量馒头块 2毫升唾液 不搅拌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2)唾液;2 (3)唾液;变蓝
(4)唾液;麦芽糖;不变蓝
2016年9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