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超稠油脱水工艺技术
王顺华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石油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摘要:郑411、坨826区块的原油属于典型的超稠油油藏。普通稠油热化学沉降脱水在胜利油田广泛应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胜利油田具有丰富的稀油资源,结合郑411、坨826等超稠油区块油品性质,选用掺稀油降黏+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开展超稠油脱水配套工艺技术研究。实验表明,超稠油采用1∶1.2~1∶1.5 的掺稀比,破乳剂加药浓度为100~200 mg/L,脱水温度控制在85~90 ℃之间,超稠油、稀油和破乳剂三者在充分混合后,沉降时间18~24 h,原油含水率能控制在1.0%以内。 【期刊名称】油气田地面工程 【年(卷),期】2012(031)011 【总页数】2
【关键词】胜利油田;超稠油;脱水;掺稀比;破乳剂
随着近几年采油工艺技术的突破,胜利油田郑411、坨826 等超稠油区块油藏逐渐被开发和动用。但由于其原油黏度高达200 000~800 000 mPa·s(50 ℃),传统的原油脱水工艺无法解决超稠油脱水问题,胜利油田亟需研究超稠油脱水处理技术,并配套完善工艺流程,形成针对超稠油脱水处理的配套技术。
1 物性特征及脱水难的原因
根据稠油定义,稠油为温度50 ℃时,动力黏度大于400 mPa·s,且温度为20 ℃时,密度大于0.916 1 g/cm3的原油。稠油又可按黏度大小分为普通稠油、特稠油、超稠油。郑411、坨826 区块的原油属于典型的超稠油油藏。
由于超稠油黏度高、油水密度差小,脱水非常困难,加上在超稠油开采过程中
相关推荐: